陈义时:国家不重视 雕版印刷就可能全部失传
2011-12-02 09:47:28.0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编:王岑
- 摘要:
- 陈义时,1947年生。出身于雕版世家,13岁随父学艺。2007年,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他成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南都:当时做雕版的话,是怎么来挣钱的?
陈义时:主要靠字数。比如一块版面400字,平均下来一个字也就几厘钱。那时候钱的价值和现在也不同,我听我父亲讲,当时在我家做事的工人一天一般是3毛钱左右,去掉吃饭各方面的1毛钱,一天还可以赚2毛钱。过去一天2毛钱,5天就是一个大洋了,待遇还是不错的。
另外,也会考虑你刻出来的东西的技术好坏。像过去的大字书,就是普通学生用的书,刻这个书的内文,可能每个字是两厘钱,但要是刻序,就能给到四厘。有时候遇到刻得特别好的,有可能刻一部送一部,相当于是双倍工钱了。
至于作坊在销售方面的钱。因为它本身是一个加工单位,具体赚钱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具体的有书商给佣金,有送礼的,也有资助的等等,形式非常多。当时还有合伙的,我给你一本书,但我一个人没有这个力量去刻出来,那我现在和你一起把这个书刻出来。我们印出来以后,他们再拿去销售,最后根据销售的情况来分成。
南都:像这样几十个人的作坊,当时一天大概能刻多少字?
陈义时:这个可以算得出来。一本书每页是400字,二三十个人刻字,一天能出来8页纸。整个效率还是很低的,毕竟它是一个手工艺的东西,不是机械。现在出一本100页的书,用机器一个星期就可以印完了,但是要刻字的话可能需要一年。雕版被淘汰的原因也在这里。
当时因为效率不高,所以很多书都是各个作坊合作完成的。比如刻《毛泽东选集》,80万字,一个地方根本完不成。所以必须得十个、八个作坊合作才能完成。各个作坊各自分多少页书,最后再把它组起来,形成一部书。这种情况非常多,因为你一个地方根本就不可能雕出那么多版面来。
南都:那您父亲当时整个工序全部都会做吗?
陈义时:全部都会,连刻图。因为他需要去管理各个部分,要是自己都不会的话,那就没办法管理了。
雕版印刷的逐渐衰落
日本人来之前,我估计当时全国刻雕版的人可能有上万。在这之后,慢慢就开始出现胶印、刊印了,雕版也就处于一个被淘汰的局面。
南都:之后整个行业又有什么转折?
陈义时:我爷爷去世得比较早,50多一点就去世了。他去世之后,我父亲就接管了刻字作坊。他当时刻了十多年,很快日本人就打过来了。日本人来了之后,整个国家都乱了,都在逃亡,所以也没有什么人需要刻书了,雕版的业务也就清淡起来了。
在日本人来之前,我估计当时全国刻雕版的人可能有上万。在这之后,慢慢就开始出现胶印、刊印了,雕版也就处于一个被淘汰的局面。所以之后就没什么事做了。当时的南京金陵刻经处还在刻经,于是就把我父亲和杭集一帮人都请了过去。这样我父亲在南京又做了十多年,当时赵朴初也在金陵刻经处,他和我父亲关系都很好。到1954年左右,破除迷信,金陵刻经处也不准做了,于是他就从南京又回了扬州。
南都:那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跟你父亲学习刻字的?
陈义时:我是1947年出生的,当时我父亲还在金陵刻经处。到1954年金陵刻经处关门之后,做雕版的人数就非常少了,全国大概也就二三十个人。我父亲从南京回来之后,就在家里种地。当时扬州古旧书店正好在做《扬州丛刻》,因为有些版子缺页,于是他们就把我父亲请了过去,让他做一些雕版的修补工作。后来看销售情况还不错,古旧书店就想重新发展一下雕版,于是就在扬州的高旻寺成立了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
- 相关新闻:
- ·中国雕版印刷——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2011-11-25 10:09:34.0
- ·雕版印刷术促进佛教传播 2011-11-23 09:00:49.0
- ·第七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再现雕版印刷术 2011-10-31 09:21:56.0
-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首登美国 2011-10-19 13:58:49.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