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监守自盗?看出版业和印刷业的潜规则

2012-03-27 09:09:46.0 来源:cpp114 整理 责编:喻小唛

摘要:
如今,出版市场防止盗印也成了仅次于盗版的第二大难题。对于防止盗印,建立对于危机和问题的预警机制远远要比事情发生以后再来想办法处理要更为有效。“对于以上这些发生的和尚未发生的印刷安全隐患,一些出版社和印刷企业还是想了一些办法,希望能或多或少地保证印制安全。比如一些出版社对一些畅销书经常采取分厂造货的方式,封面、内文、插页等分别由几个印厂印制,然后再去异地装订。
  【CPP114】讯:沈浩波喊冤全裸晒出所有的数据来证明磨铁不欠袁腾飞的钱,而且召开《袁腾飞诉磨铁违约事件新闻发布会》,他特别邀请了虹影、黄集伟、张洪波、江南、张京超、解玺璋、王小山、大仙、刘仰、杨文轩、黄兆晖、瞿红兵等业内知名作家、资深媒体人、诗人、出版人和评论家作为独立“观察员”,可以当场质疑和反驳,参加发布会的还有近40家媒体的记者。

    那么我个人想质疑一下出版界四大波之一的沈浩波先生,你们是否盗印《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取代盗版成“黑金王”。

    “盗印是指未经版权所有者同意而非法印制(出版物)的行为。”简单来说,出版一本图书时,出版社会跟著作人商谈出版物的发行数量以及版费分成。但实际上一些出版商为了能更多地获取利益,印刷超过约定发行数量范围的图书,这其中超出约定印刷范围的图书就称为'盗印’。由于盗印书是根据正版书的模版,一次印刷而成,因此和正版图书一摸一样。说它是正版中的'盗版’则是因为这部分图书并未与著作权人进行利益分成和上缴税款”。

    目前,绝大部分在市场发行的图书或多或少存在盗印现象,毕竟没有利益分成和税款,图书的利润会很高。”目前国内出版市场随着书号实名制申领的推动,策划、出版一本图书变得比原来更为简单、便捷,随着越来越多的书商进驻,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书商们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好书没法赚钱,但有了好书,却要缴增值税、缴版税,一样赚不到钱。而盗印现象的出现却很好地为书商“解决”了这一问题。

    湖北一家民营书商肖老板的“盗印”经

    “要发财,不靠点手段能行吗?”肖老板自豪地道出了盗印中的奥秘。“要出书,你要先弄到书号,现在书号那么好弄,很容易拿到。整个流程中,最关键的是要'聪明’地和著作人谈。切记,在谈分担版税图书的数量时,一定不要告诉作者这本书在市场上的实际销售量。比如,一本原本能在市场上发行10万册的畅销书,你就必须跟他们说:'这本书在市场上有其他同样选题的相关图书,它的实际销量也就5万-7万册。’并尽可能多印几版,这样你就有3万-5万册的图书不用分著作人版费,而这3万-5万册图书在市场是'不存在’的,因此也就不用缴税。一般你加印的数量大概在30%-50%之间,太多了会引起著作人怀疑,容易露馅儿。”

    印刷厂被*“狼狈为奸”

    “印刷厂在印刷出版一本图书时,不是要按照出版合同上所写的数量进行印刷吗?怎么还能盗印呢?”为生存印刷厂被*狼狈为奸。目前,,只要出版商提供出软片和出版清样就行了,要多少印多少,价格0.12元一张,一本书的印价大约在3-5元。

    “你们不用看出版合同吗?”

    “不用!你要印多少我们直接印就行了。”

    “如果我盗印怎么办?会不会有人查?”

    “我们只管印刷,至于你是不是盗印,我们管不着!再说查也查不到我的头上。我巴不得你印得越多越好呢。这年头,印刷利润一再缩水,我印你一本书利润也就不到1.2元。别说你盗印,就是你让我印黄色小说我都给你印。”印刷厂负责人如是说。

    近几年,不断有一些出版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可能已经有一些印刷厂与盗版商勾结,在接受出版社订单的同时擅自加印,然后将这些非法的但却与正版书毫无区别的图书低折扣卖出。因为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很多迹象表明,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当然,这还只是发生在印刷环节的问题。如果仔细考虑图书进入市场之前的诸多流程,比如排版、出片、内部文件传输等等就会发现,还有相当多的安全隐患存在。而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大部分出版社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都还不是很充分,不少人都寄希望于所有相关企业的行业自律和职业道德。

    “印刷企业擅自加印是目前已经有所显露的一个印制安全问题。”上海人美社社长李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种种迹象表明,近两年我们的一些美术类引进版图书已经被一些印刷企业擅自加印,而且问题可能主要集中在广东的个别印刷企业。比如我们要求印厂印4000册,但可能印厂印了6000册,剩下的2000册就成为盗版的'正版书’流向市场。”因为这个原因,目前该社的美术类引进版图书销售量平均下降了15%-20%。而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艺术类图书和一些专业美术出版社的艺术类图书也不约而同地有了这样的“遭遇”。广西美术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冯波谈道:“我们的一本引进版的人体绘画教学教程图书,从2003年引进以后,至今已经重印10次,印数达到10万,销售非常好。但从2004年年底开始,这本书的销量开始严重下降。我们也发现了很多这本书的盗版书。其中有改了开本的、有缩减页码的,还有与我们的正版书丝毫没有区别的。”对于提到的这些与正版书没有任何区别的盗版书,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证据表明是因为印厂加印导致,但来历还是很令人怀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其实印厂是不是非法加印了,我们根本无从知晓。即便出版社派人去印厂盯着,也无非是一个心理安慰。如果印厂非法加印的话,出版社肯定盯不住,1000册图书几秒钟就印出来了,出版社的人不是专业做这行的,看不出来。”另外,对于在印制时为了解决残次率问题放数印刷的图书,很多出版社都是以继续存放在印厂的方式处理。但出版社和印厂之间除了一纸合同,要求印厂保证这些书不能外流之外,并无其他监督机制来监控这些图书。这些书一旦外流,可能又是一批非法的“正版书”。

    博主按:博主的姑妈年轻时(90年代初)曾在印刷厂上班,经常带回家一些她们印刷厂印刷的小说,其中记忆最深的是一本翻译书叫《眷恋》的英国小说,扉页上标明印数是5000本。姑妈当时就跟家人说其实每次都会多印几百本出来,做为福利发放给每一位印刷员工,姑妈当时所在的是一家县级印刷厂,当时的盗印已经成雏形,由此可窥见中国印刷业的黑幕是有多么久远的历史。

    出版界四大波之路金波先生出版韩寒《一座城池》时为求诚信采用“纹理防伪标签”防伪,当时颇具好评。在此之前韩寒的某些著作就惨遭黑心出版社商盗印损失惨重,韩寒时常为出版商隐瞒印数而苦恼,路金波先生的而这一举措无疑是备受韩寒欢迎,这一举措也备受各地作者青睐,路金波至今没有被任何作者质疑拖欠版税和隐瞒印数,信誉就跟他的小李飞刀一样,例不虚发。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书也有他自己设计的独特防伪标志,郑渊洁之前也遭受盗印和隐瞒印数的待遇,幸亏有印刷他作品的印刷厂工人寄来数据揭发,才让郑渊洁挽回损失。大文豪鲁迅先生也遭遇隐瞒印数的无耻待遇,那些历史不提也罢。

    出版史的那些龌龊事儿被袁腾飞这门炮轰了一阵,媒体大肆报道,相信会有不少出版商被揭老底心惊肉跳,这个炮轰的好,见谁不顺眼就炮轰,不愧是最牛的历史老师。

    如今,出版市场防止盗印也成了仅次于盗版的第二大难题。对于防止盗印,建立对于危机和问题的预警机制远远要比事情发生以后再来想办法处理要更为有效。“对于以上这些发生的和尚未发生的印刷安全隐患,一些出版社和印刷企业还是想了一些办法,希望能或多或少地保证印制安全。比如一些出版社对一些畅销书经常采取分厂造货的方式,封面、内文、插页等分别由几个印厂印制,然后再去异地装订。此外,一些出版社则采取给印厂额定数量带有特殊标记纸头的方式来控制盗印。如郑渊洁授权的皮皮鲁标记和路金波以前曾经使用的纹理防伪标签,如果发现图书没有这些防伪标记,就可以认定为“盗印”。令人遗憾的是对于图书出版的成本增加了很多”。

    “避免盗印的发生首先必须规整印刷市场!”盗印其实就是由于印刷厂不规范*作所引起的。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应尽快修订2001年颁布的《印刷业管理条例》,明确相关监管机构的职能。

    作家写书不容易,最希望上述问题早日出现合适而规范的机制,那才是著作权人的福音。
分享到: 下一篇:当代书画造假猖狂 高科技印刷品难辨认

版权声明:本文系cpp114独家稿件,版权为cpp114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华印刷包装网)及作者,违者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出版复合型人才 为何一将难求  2012-03-27 08:54:57.0
·?錰:?鶫pW?  2012-03-27 08:52:34.0
·大学生对待电子书态度:英美调查结果有别  2012-03-27 08:50:27.0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