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下怪现象 国内印刷现状四大怪
2012-05-30 14:34:58.0 来源:印联传媒 责编:王岑
- 摘要:
- 众所周知,市场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但是却并非代表着所有的企业都能够从强劲的市场需求中赚足利润。
【CPP114】讯:众所周知,市场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但是却并非代表着所有的企业都能够从强劲的市场需求中赚足利润。受国家经济强劲动力的带动,近年来我国印刷市场的需求逐年攀升,相应的印刷机械设备制造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2015年末我国印刷机械产值将超过400亿元。然而,当前大多数企业却并不能从这个宏伟愿景中获得实际的效益,究其根本,在于我国印刷有“四大怪”!
一怪:“狗熊掰棒子”
市场的缩水和利润的降低,使得印刷企业开始了盲目的转型,有的书刊印刷转型包装印刷,有的传统印刷转型数码快印,甚至有的印刷企业转型食品等等的,产业结构跨度极大。也造就了印刷市场越来越乱。
反而,那些理性认识市场的印刷企业,在市场萎缩的趋势下,取得了逆势的增长。北京奇良海德就是这样一个公司。笔者了解到,奇良海德近期业务接单不断,工厂的机子都是24小时不停机的运作。且印刷单价没降反升,客户也是有升无降。有的单子更需要委托给其他印刷企业印制,才能保证单子的正常印刷。笔者做了一些了解,奇良海德之所以能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业务量猛增,除了自身结果的调整,更多的对自己品牌的塑造,不盲目的转型,就是植根在商业印刷,在GDB商业街享有良好的品牌及口碑。
二怪:“舍近求远”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本土印刷制造企业的心态。德鲁巴展会已经结束,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印刷展会,可谓备受瞩目。这次展会有三大亮点,新技术、新机械以及中国参展商。300多家中国参展企业占据了整个展会参展企业的六分之一,创造了中国企业参加德鲁巴的一个记录。在表面看来,中国企业增多显示了我国印刷制造飞速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制造企业的实力,能在国际性大展抛头露面彰显了我国制造业与世界技术已经齐平。但实际上是这样么?
很多企业把德鲁巴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跳板,想通过德鲁巴走向国际市场。但反观国际大企业都在拼命的往国内市场里挤,海德堡、高宝等众多大型企业都把中国作为未来的主要市场。既然那么多高端的企业都把中国当做最大的市场,那作为本土的企业为何还要打肿脸往外跑呢。难道国外的市场就是香饽饽么?还是本土企业已经认为自家的市场已经很好地控制,或者认为自己的机器已经媲美国外顶尖设备了?
笔者认为本土的企业更多地应该深耕国内的市场。在未来亚洲印刷的比重将达到30%,超过了美洲成为全球印刷的印刷市场。
而中国作为亚种印刷市场的主力,发展潜力不可谓不大,何况中国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从低端到高端,满足了各种企业的需求,在国内印刷企业仍有较大的发展。印刷企业走出国门并不是不对,只是应该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只有企业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被国外市场所认同。
三怪:“本末倒置”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手”。中国人注重技术,也喜欢拿技术说事,上海电气收购秋山,大族冠华收购筱原都是看中了对方的技术。诚然技术是一个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的核心技术。但即使国内企业收购了国外的企业,全面掌握了核心的技术,但那也是达到了这家企业原来的技术水平,但与顶尖的海德堡、高宝仍存在差距。更何况,国外技术的收购就代表着一些成本的增加,尤其是一些需要的配件只能在国外市场购买,无形中增大了成本,那样中国设备廉价的优势将会当然无存。
所以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在收购的时候不能只注重企业的技术,更要注重企业的品牌。中国的本土企业要想在短期内缩短与海德堡等知名企业的差距,除了在技术上改进,更多的应该是品牌上的塑造。收购不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品牌。就像丹纳赫收购爱色丽,爱色丽的品牌不需要公司的再次塑造,能直接的投放市场,这才是真正的有效益的收购。
本土的企业除了收购来提升技术之外,还可以通过合作。与国外知名企业选择合作,利用对方的技术来武装自己。但这种方式是有弊端的,国外的企业并不会无缘无故的和你合作,他们看中的不是中国企业的技术,而是中国的市场,他们是通过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来实现占领中国市场的目的。
一怪:“狗熊掰棒子”
市场的缩水和利润的降低,使得印刷企业开始了盲目的转型,有的书刊印刷转型包装印刷,有的传统印刷转型数码快印,甚至有的印刷企业转型食品等等的,产业结构跨度极大。也造就了印刷市场越来越乱。
反而,那些理性认识市场的印刷企业,在市场萎缩的趋势下,取得了逆势的增长。北京奇良海德就是这样一个公司。笔者了解到,奇良海德近期业务接单不断,工厂的机子都是24小时不停机的运作。且印刷单价没降反升,客户也是有升无降。有的单子更需要委托给其他印刷企业印制,才能保证单子的正常印刷。笔者做了一些了解,奇良海德之所以能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业务量猛增,除了自身结果的调整,更多的对自己品牌的塑造,不盲目的转型,就是植根在商业印刷,在GDB商业街享有良好的品牌及口碑。
二怪:“舍近求远”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本土印刷制造企业的心态。德鲁巴展会已经结束,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印刷展会,可谓备受瞩目。这次展会有三大亮点,新技术、新机械以及中国参展商。300多家中国参展企业占据了整个展会参展企业的六分之一,创造了中国企业参加德鲁巴的一个记录。在表面看来,中国企业增多显示了我国印刷制造飞速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制造企业的实力,能在国际性大展抛头露面彰显了我国制造业与世界技术已经齐平。但实际上是这样么?
很多企业把德鲁巴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跳板,想通过德鲁巴走向国际市场。但反观国际大企业都在拼命的往国内市场里挤,海德堡、高宝等众多大型企业都把中国作为未来的主要市场。既然那么多高端的企业都把中国当做最大的市场,那作为本土的企业为何还要打肿脸往外跑呢。难道国外的市场就是香饽饽么?还是本土企业已经认为自家的市场已经很好地控制,或者认为自己的机器已经媲美国外顶尖设备了?
笔者认为本土的企业更多地应该深耕国内的市场。在未来亚洲印刷的比重将达到30%,超过了美洲成为全球印刷的印刷市场。
而中国作为亚种印刷市场的主力,发展潜力不可谓不大,何况中国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从低端到高端,满足了各种企业的需求,在国内印刷企业仍有较大的发展。印刷企业走出国门并不是不对,只是应该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只有企业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被国外市场所认同。
三怪:“本末倒置”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手”。中国人注重技术,也喜欢拿技术说事,上海电气收购秋山,大族冠华收购筱原都是看中了对方的技术。诚然技术是一个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的核心技术。但即使国内企业收购了国外的企业,全面掌握了核心的技术,但那也是达到了这家企业原来的技术水平,但与顶尖的海德堡、高宝仍存在差距。更何况,国外技术的收购就代表着一些成本的增加,尤其是一些需要的配件只能在国外市场购买,无形中增大了成本,那样中国设备廉价的优势将会当然无存。
所以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在收购的时候不能只注重企业的技术,更要注重企业的品牌。中国的本土企业要想在短期内缩短与海德堡等知名企业的差距,除了在技术上改进,更多的应该是品牌上的塑造。收购不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品牌。就像丹纳赫收购爱色丽,爱色丽的品牌不需要公司的再次塑造,能直接的投放市场,这才是真正的有效益的收购。
本土的企业除了收购来提升技术之外,还可以通过合作。与国外知名企业选择合作,利用对方的技术来武装自己。但这种方式是有弊端的,国外的企业并不会无缘无故的和你合作,他们看中的不是中国企业的技术,而是中国的市场,他们是通过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来实现占领中国市场的目的。
- 相关新闻:
- ·人民日报全国出版印刷工作会议在徐召开 2012-05-30 14:31:44.0
- ·2011年丝印特印行业十大评选颁奖盛典成功举办 2012-05-30 11:41:47.0
- ·包头工商铲除违法印刷品广告200余份 2012-05-30 10:50:04.0
- ·轻工制造行业:4月包装印刷下游增速趋缓 2012-05-30 10:37:20.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