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已经波及整个亚洲
2012-08-15 10:09:56.0 来源:元培产业情报 责编:江佳
- 摘要:
- 《华尔街日报》8月10日消息,中国需求放缓加重了临近亚洲国家的贸易放缓,无论是商品和电子部件。周五公布的中国7月份对外贸易数据显示,当月出口增长近乎停滞,进口增长也显乏力,7月份进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7%。这说明中国经济放缓已对进口产生影响。
【CPP114】讯:《华尔街日报》8月10日消息,中国需求放缓加重了临近亚洲国家的贸易放缓,无论是商品和电子部件。
周五公布的中国7月份对外贸易数据显示,当月出口增长近乎停滞,进口增长也显乏力,7月份进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7%。这说明中国经济放缓已对进口产生影响。中国从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员国的进口急剧减少,7月份进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0.6%。东盟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经常涉及零部件产品,这些零部件被组装成制成品后,大多被销往美国、日本及欧盟。
环球透视(IHS Global Insight)中国经济学家Alistair Thornton认为,中国正在经历的增长放缓已经波及整个亚洲,对大宗商品出口商以及向中国供应链出口商品的国家产生了尤为巨大的影响。
中国外贸低迷的大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发达国家的需求减弱。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7月份对欧盟国家的出口额下降16%,对日本的出口额下降1%。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几乎持平,仅增长0.6%。此外,原油、铜和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是导致中国贸易额下降的原因。
金融市场对令人失望的贸易数据作出了负面反应。澳元和马来西亚林吉特纷纷下跌,因为这些货币一直被视为与中国经济增长密切相关。香港恒生指数在后市下跌了0.7%。
与2008至2009年金融动荡时期贸易的严重下滑相比,当前的贸易下降程度还算温和,但也对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地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影响。新加坡周五公布的修正后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较前一季度萎缩0.7%。
一些人认为,随着中国推出刺激措施,或者如果欧洲的金融创伤减轻,而美国能够度过眼前的难关,亚洲的贸易额可能还会回升。但截至目前,没有形势好转的迹象。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亚洲经济学家Gareth Leather表示,考虑到出口对一些经济体的重要性,目前的状况相当令人忧心。
随着中国、日本和印度等亚洲主要经济体身陷不同程度的困境之中,这些国家的贸易伙伴也受到影响。作为从大宗商品到羊毛衫等各种商品的重要进口国,2012年上半年日本来自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额仅较上年同期增长5%,显著低于近几年的两位数增幅。随着日本在去年发生地震后用在重建工作上的支出逐渐减少,该国的进口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周五公布的中国7月份对外贸易数据显示,当月出口增长近乎停滞,进口增长也显乏力,7月份进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7%。这说明中国经济放缓已对进口产生影响。中国从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员国的进口急剧减少,7月份进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0.6%。东盟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经常涉及零部件产品,这些零部件被组装成制成品后,大多被销往美国、日本及欧盟。
环球透视(IHS Global Insight)中国经济学家Alistair Thornton认为,中国正在经历的增长放缓已经波及整个亚洲,对大宗商品出口商以及向中国供应链出口商品的国家产生了尤为巨大的影响。
中国外贸低迷的大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发达国家的需求减弱。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7月份对欧盟国家的出口额下降16%,对日本的出口额下降1%。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几乎持平,仅增长0.6%。此外,原油、铜和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是导致中国贸易额下降的原因。
金融市场对令人失望的贸易数据作出了负面反应。澳元和马来西亚林吉特纷纷下跌,因为这些货币一直被视为与中国经济增长密切相关。香港恒生指数在后市下跌了0.7%。
与2008至2009年金融动荡时期贸易的严重下滑相比,当前的贸易下降程度还算温和,但也对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地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影响。新加坡周五公布的修正后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较前一季度萎缩0.7%。
一些人认为,随着中国推出刺激措施,或者如果欧洲的金融创伤减轻,而美国能够度过眼前的难关,亚洲的贸易额可能还会回升。但截至目前,没有形势好转的迹象。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亚洲经济学家Gareth Leather表示,考虑到出口对一些经济体的重要性,目前的状况相当令人忧心。
随着中国、日本和印度等亚洲主要经济体身陷不同程度的困境之中,这些国家的贸易伙伴也受到影响。作为从大宗商品到羊毛衫等各种商品的重要进口国,2012年上半年日本来自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额仅较上年同期增长5%,显著低于近几年的两位数增幅。随着日本在去年发生地震后用在重建工作上的支出逐渐减少,该国的进口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 相关新闻:
- ·今后印刷就业形势将更复杂严峻 2012-07-20 08:34:51.0
- ·中国2月官方制造业PMI续升至51,升幅较往年平缓 2012-03-01 10:58:16.0
-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三个月回落 2011-07-05 00:00:00.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