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杰:中国缺乏真正的文化大家
2012-11-14 14:10:01.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王岑
- 摘要:
-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这是一个物质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情感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知识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聪明理智的时代,这是一个脚踏实地的时代。”
【CPP114】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这是一个物质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情感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知识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聪明理智的时代,这是一个脚踏实地的时代。”这是话剧《恋爱的犀牛》中的一句话,它对我们现在的社会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观察视角。
不过,也正如这句话中所说,很多人认为,伴随着现在的物质过剩,我们的文化却出现了一定缺失。对此,十八大代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接受了中国之声的独家专访,我们的文化真的存在缺失吗?究竟谁又会是柳斌杰眼中的文化大家?
今天,电脑、手机、PAD各种接受信息的方式五花八门,我们的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享受到的文化成果也越来越多,但社会上却存在这样一种声音,中国的文化存在缺失。对此,十八大代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合理性:
柳斌杰:社会有识之士普遍担心我们的文化变成了一个缺乏影响力,甚至于不能主导社会前进方向,这个担心主要是文化之魂,它的精神。
在柳斌杰看来,“文化之魂”没有完全建立的原因是,人们缺乏文化的认同,在文化的选择上,也日益多样化,不仅是70后、80后、90后一代一代人之间有了差别,不同的人群在文化选择也有了差别。那么,文化之魂究竟该如何构建呢?
柳斌杰说,按照《十八大报告》要求,首先从人类文化的政治观念上来讲,必须是高举特色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而从民族精神上来说,则要延续传统的爱国主义,因为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能够统一文化的基础。
柳斌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是我们的灵魂;还有就是必须改革创新,中华民族不能再固守传统,我们几千年来,就是吃了这个大亏,几千年来,我们都不往前走,总是崇尚儒家思想。
多少年来,中国一直固守在自己的精神囹圄,无法接受外面的思想,然而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新思潮一下子涌入中国,国人在忙于应付这些信息的同时,更多只是在模仿或重复,往往很难形成自己的创造力,也正因此,在柳斌杰眼中,中国缺乏真正的文化大家:
过去我们的文化没有市场机制,分配建设的文化,各种文化都是这样,你像我们这些文化活动都是有一个计划任务,所以中国在思想观念上、在文化产品上,在经典、名人名作方面都比不上,所以一般看来是很繁荣,但是高水平的出不来。
正所谓“不破不立”,现在国家提出文建设“文化强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这一道理。
柳斌杰:文化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就在构建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使用的新的机制体制。
这首先要有比较好的文化政策激励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精神,使人们的智慧得到发挥,因为文化是个智力产品,必须把思想解放出来。其次,要通过改革培育新型的文化思想主体,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文化市场竞争的主体。
柳斌杰: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有书读,有报看,能享受文艺作品,这个就是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不过,好消息是,现在我们的文化发展正在慢慢出现积极信号。柳斌杰表示,从当代文学的角度来看,刚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应该算是今天这个时代的“大家”:
柳斌杰:他在文学领域里应该是有创新的,特别是获奖肯定了他的现实主义和魔幻的表达方式,对于中国基层社会生活的表现还是使人很震惊的,能够产生这么一个作家也是我们文学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
对于莫言的种种作品,从早期的《红高粱》到现在的《蛙》,柳斌杰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蛙》的表现手法及内容都非常独特:
柳斌杰:它虽然反映的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现实题材,表现成一个神话的形式,在写作上也是很有特色的,它不是传统的小说的表现方法,而是用了几封信加上神话故事勾画出来的,就是从艺术思维的角度来说也算是一个创新。
不过,也正如这句话中所说,很多人认为,伴随着现在的物质过剩,我们的文化却出现了一定缺失。对此,十八大代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接受了中国之声的独家专访,我们的文化真的存在缺失吗?究竟谁又会是柳斌杰眼中的文化大家?
今天,电脑、手机、PAD各种接受信息的方式五花八门,我们的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享受到的文化成果也越来越多,但社会上却存在这样一种声音,中国的文化存在缺失。对此,十八大代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合理性:
柳斌杰:社会有识之士普遍担心我们的文化变成了一个缺乏影响力,甚至于不能主导社会前进方向,这个担心主要是文化之魂,它的精神。
在柳斌杰看来,“文化之魂”没有完全建立的原因是,人们缺乏文化的认同,在文化的选择上,也日益多样化,不仅是70后、80后、90后一代一代人之间有了差别,不同的人群在文化选择也有了差别。那么,文化之魂究竟该如何构建呢?
柳斌杰说,按照《十八大报告》要求,首先从人类文化的政治观念上来讲,必须是高举特色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而从民族精神上来说,则要延续传统的爱国主义,因为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能够统一文化的基础。
柳斌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是我们的灵魂;还有就是必须改革创新,中华民族不能再固守传统,我们几千年来,就是吃了这个大亏,几千年来,我们都不往前走,总是崇尚儒家思想。
多少年来,中国一直固守在自己的精神囹圄,无法接受外面的思想,然而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新思潮一下子涌入中国,国人在忙于应付这些信息的同时,更多只是在模仿或重复,往往很难形成自己的创造力,也正因此,在柳斌杰眼中,中国缺乏真正的文化大家:
过去我们的文化没有市场机制,分配建设的文化,各种文化都是这样,你像我们这些文化活动都是有一个计划任务,所以中国在思想观念上、在文化产品上,在经典、名人名作方面都比不上,所以一般看来是很繁荣,但是高水平的出不来。
正所谓“不破不立”,现在国家提出文建设“文化强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这一道理。
柳斌杰:文化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就在构建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使用的新的机制体制。
这首先要有比较好的文化政策激励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精神,使人们的智慧得到发挥,因为文化是个智力产品,必须把思想解放出来。其次,要通过改革培育新型的文化思想主体,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文化市场竞争的主体。
柳斌杰: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有书读,有报看,能享受文艺作品,这个就是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不过,好消息是,现在我们的文化发展正在慢慢出现积极信号。柳斌杰表示,从当代文学的角度来看,刚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应该算是今天这个时代的“大家”:
柳斌杰:他在文学领域里应该是有创新的,特别是获奖肯定了他的现实主义和魔幻的表达方式,对于中国基层社会生活的表现还是使人很震惊的,能够产生这么一个作家也是我们文学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
对于莫言的种种作品,从早期的《红高粱》到现在的《蛙》,柳斌杰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蛙》的表现手法及内容都非常独特:
柳斌杰:它虽然反映的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现实题材,表现成一个神话的形式,在写作上也是很有特色的,它不是传统的小说的表现方法,而是用了几封信加上神话故事勾画出来的,就是从艺术思维的角度来说也算是一个创新。
- 相关新闻:
- ·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推进创新 构建“文化之魂” 2012-11-13 09:45:05.0
- ·文化走出去要有现代创新 不能永远啃老 2012-11-13 09:00:58.0
- ·“十八大”生态绿色旗帜 吹暖环保行业市场化 2012-11-12 16:43:03.0
- ·江苏:“标准化”推进公共数字文化系统建设 2012-11-12 11:54:06.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