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3D打印工业园将落户武汉光谷
2012-12-13 13:15:40.0 来源:长江日报 责编:江佳
- 摘要:
- 昨日,记者从东湖高新区获悉,华中科技大学3D打印工业园将落户光谷,规划首期用地500亩,建设技术转移中心、孵化器。华中科大快速制造中心主任史玉升教授说,“今天被涨租子的赶出来,明天去借别人的场地”的日子即将结束。
【CPP114】讯:开动一台“打印机”,点一下鼠标,几个小时后,服饰、零部件甚至是牙齿就被“打印”出来,这种童话般的现实马上出现在武汉。
昨日,记者从东湖高新区获悉,华中科技大学3D打印工业园将落户光谷,规划首期用地500亩,建设技术转移中心、孵化器。华中科大快速制造中心主任史玉升教授说,“今天被涨租子的赶出来,明天去借别人的场地”的日子即将结束。
有科研场所,缺生产空间
华中科大快速制造中心主任史玉升教授透露,“我们正在光谷选址,准备建一个大型快速制造中心,集打印设备制造、产品加工服务和材料制造于一体”,适应市场需求。
1994年,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体打印机”在汉诞生。次年,该中心成立武汉滨湖机电公司,转化3D打印技术,2000年至今共卖出200多台3D打印设备,单价在100万左右,提供了上万次“打印”服务,每年销售额增长约为15%。
产业化的步子本来可以迈得更大。史玉升很头疼,作为一家校办企业,武汉滨湖有科研场所,缺生产空间。“天天在外面‘打游击’,今天被涨租子的赶出来,明天去借一下别人的场地,非常艰难”。
产能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技术推广。加工服务没有主动去做,连生产的3D打印材料也只能满足自用。史玉升笑谈,很多客户都是“守”来的“兔子”。
他琢磨,“该找个稳定的生产基地了”。闻讯而来的各地招商人员陆续来访,“几乎每天都能接到‘聊天’电话,要求随便提,股权、地价都好谈”。
光谷应答:源于此,产于此
源于此,产于此。东湖高新区一位负责人说,“花开”武汉,更要“结果”武汉。
作为项目的研发地,光谷没有将家门口的“花”拱手让人,短短几个月,就挑出了4个合适地块待选。
东湖高新区负责人和相关团队,陪着史玉升考察选址。每一个候选地内,哪怕是一位普通员工都熟知3D打印技术,“这项技术非常有前景,我们希望尽快引进项目”。
史玉升也倾向于本地落户。“我们在这里的科研实力雄厚,有多年的人才积淀,离开就如同‘无水之鱼’。而武汉作为中部的中心城市,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此前,他也曾犹豫过,“若在武汉难以‘长大’,我有可能去珠三角或长三角发展”。
“说个得罪人的话,学校很多老师不愿意和本地企业打交道,诚信度不够,发展理念有差距”。史玉升说,一部分本地企业过分看重眼前利益,坐下就问有什么好技术,希望能马上转化。其实,优秀成果没等“成熟”,早就被人抢走了。
沿海企业有所不同,更看重研发项目的人。他们早早与研发团队合作,失败不要紧,一旦成功就要优先给这家企业产业化。“我们学校好几个重点项目就这样被外地企业挖走”。
史玉升能理解本地企业的做法,“实力不足,创新投入也会少一些。但是,就怕形成恶性循环:现在的创新投入少,将来的实力恐怕更不济,与沿海企业的差距更大”。
昨日,记者从东湖高新区获悉,华中科技大学3D打印工业园将落户光谷,规划首期用地500亩,建设技术转移中心、孵化器。华中科大快速制造中心主任史玉升教授说,“今天被涨租子的赶出来,明天去借别人的场地”的日子即将结束。
有科研场所,缺生产空间
华中科大快速制造中心主任史玉升教授透露,“我们正在光谷选址,准备建一个大型快速制造中心,集打印设备制造、产品加工服务和材料制造于一体”,适应市场需求。
1994年,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体打印机”在汉诞生。次年,该中心成立武汉滨湖机电公司,转化3D打印技术,2000年至今共卖出200多台3D打印设备,单价在100万左右,提供了上万次“打印”服务,每年销售额增长约为15%。
产业化的步子本来可以迈得更大。史玉升很头疼,作为一家校办企业,武汉滨湖有科研场所,缺生产空间。“天天在外面‘打游击’,今天被涨租子的赶出来,明天去借一下别人的场地,非常艰难”。
产能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技术推广。加工服务没有主动去做,连生产的3D打印材料也只能满足自用。史玉升笑谈,很多客户都是“守”来的“兔子”。
他琢磨,“该找个稳定的生产基地了”。闻讯而来的各地招商人员陆续来访,“几乎每天都能接到‘聊天’电话,要求随便提,股权、地价都好谈”。
光谷应答:源于此,产于此
源于此,产于此。东湖高新区一位负责人说,“花开”武汉,更要“结果”武汉。
作为项目的研发地,光谷没有将家门口的“花”拱手让人,短短几个月,就挑出了4个合适地块待选。
东湖高新区负责人和相关团队,陪着史玉升考察选址。每一个候选地内,哪怕是一位普通员工都熟知3D打印技术,“这项技术非常有前景,我们希望尽快引进项目”。
史玉升也倾向于本地落户。“我们在这里的科研实力雄厚,有多年的人才积淀,离开就如同‘无水之鱼’。而武汉作为中部的中心城市,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此前,他也曾犹豫过,“若在武汉难以‘长大’,我有可能去珠三角或长三角发展”。
“说个得罪人的话,学校很多老师不愿意和本地企业打交道,诚信度不够,发展理念有差距”。史玉升说,一部分本地企业过分看重眼前利益,坐下就问有什么好技术,希望能马上转化。其实,优秀成果没等“成熟”,早就被人抢走了。
沿海企业有所不同,更看重研发项目的人。他们早早与研发团队合作,失败不要紧,一旦成功就要优先给这家企业产业化。“我们学校好几个重点项目就这样被外地企业挖走”。
史玉升能理解本地企业的做法,“实力不足,创新投入也会少一些。但是,就怕形成恶性循环:现在的创新投入少,将来的实力恐怕更不济,与沿海企业的差距更大”。
- 相关新闻:
- ·我国万元3D打印机明年面市 旨在面向终端用户 2012-12-13 10:37:33.0
- ·亚洲制造业论坛热议3D打印带给制造业的变革 2012-12-12 10:46:18.0
- ·制造未来 3D打印领域值得关注的十大趋势 2012-12-11 10:12:41.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