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集聚区 问题多 70%亏损
2013-03-04 10:58:19.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编:王岑
- 摘要:
- 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一定要合理布局、控制总量、突出特色,严格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同质化竞争。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统筹规划,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明确发展定位,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CPP114】讯: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一定要合理布局、控制总量、突出特色,严格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同质化竞争。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统筹规划,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明确发展定位,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指引下,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园区迅速发展。然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全国超过2500家的文化产业园区中,有70%以上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不超过10%;而业内专家也指出,国内真正称得上“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园区不到5%。园区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的同质化、地产化、单一化、空壳化等系列问题值得深思。
盲目效仿一哄而上
北京及国内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于北京798艺术区(以下简称“798”)等需要转型的老旧工厂。当时转型成功的以798为代表的艺术家集聚区,开创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先河。自2007年开始,朝阳区又不断涌现出几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同样以老旧工厂为基础改造,却有别于798,定位为文化、传媒的发展主题。此后,北京便逐步形成了以朝阳区为发源地,并迅速发展壮大的近30家文化产业集聚区,走在了全国前列。
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国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便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展开布局,目前已超过2500家。
由于北京文化产业集聚区的龙头效应,一时间各地纷纷仿效。“近些年,国内一些省会城市甚至地级市依托老旧工厂,或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厂房,盲目效仿北京某些成功案例,投巨资建创意产业集聚区。”718传媒文化创意园营销总监杜建峰介绍说:“我经常接待这样的外埠考察团来京学习、取经。但我个人一直强调,要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历史渊源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每个老工厂都有它的历史和灵魂,不是是个工厂就可以改造成文化集聚区。同时,艺术家是有限的,大师也是有数的,他们不会长期工作在二线城市,基本上集中在几个知名的大城市。所以,一些所谓的专家们不经过实际操作,只是略加分析北京、上海等园区的外在形成状况,就盲目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复制。”
杜建峰说:“今年春节前,我受邀随北京某大学专家到河北某地级市参加招商引资大会,该市就是未考虑地方特点,盲目效仿上海某园区,将19世纪的老工厂,花几百万元策划费,在伪专家引导下投资3.5亿元改造费,建设成了一个既不原始也不现代的所谓文化产业集聚区,至今除卖小吃的,无任何文化企业入驻。”
据了解,在各地文化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背后,一些问题也随之凸显。如园区功能定位雷同、缺乏特色、多头管理、恶性竞争,甚至是以文化产业园区之名,搞房地产开发……
管理不当定位不明确
文化产业园区投资动辄需上亿元,有的甚至高达数十亿元。由于投资的巨大,目前只有少数能维持收支平衡,多数园区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但这是造成现在大部分园区亏损的本质原因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对此予以了否定。他表示,问题关键在于园区运营商是不是真正把园区定位为文化产业的集聚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就是要通过产业的集聚,来做大文化产业。
根据文化部发布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中的定义,文化园区就是“进行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文化企业和行业集聚及相关产业链汇聚,对区域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园区的经济、社会效益的特定区域。”
陈少峰指出,如果文化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就会出现亏损。现在很多园区运营商,并没有明确做文化产业园的目标,只是利用政策来做事,比如进行圈地,然后尽快地把地卖掉、把房子出租等等。最后,园区有的成为了普通的物业,有的成为了普通的商业,有的成为了艺术家的工作室,有的成为了文化交流的活动场所。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指引下,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园区迅速发展。然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全国超过2500家的文化产业园区中,有70%以上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不超过10%;而业内专家也指出,国内真正称得上“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园区不到5%。园区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的同质化、地产化、单一化、空壳化等系列问题值得深思。
盲目效仿一哄而上
北京及国内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于北京798艺术区(以下简称“798”)等需要转型的老旧工厂。当时转型成功的以798为代表的艺术家集聚区,开创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先河。自2007年开始,朝阳区又不断涌现出几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同样以老旧工厂为基础改造,却有别于798,定位为文化、传媒的发展主题。此后,北京便逐步形成了以朝阳区为发源地,并迅速发展壮大的近30家文化产业集聚区,走在了全国前列。
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国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便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展开布局,目前已超过2500家。
由于北京文化产业集聚区的龙头效应,一时间各地纷纷仿效。“近些年,国内一些省会城市甚至地级市依托老旧工厂,或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厂房,盲目效仿北京某些成功案例,投巨资建创意产业集聚区。”718传媒文化创意园营销总监杜建峰介绍说:“我经常接待这样的外埠考察团来京学习、取经。但我个人一直强调,要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历史渊源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每个老工厂都有它的历史和灵魂,不是是个工厂就可以改造成文化集聚区。同时,艺术家是有限的,大师也是有数的,他们不会长期工作在二线城市,基本上集中在几个知名的大城市。所以,一些所谓的专家们不经过实际操作,只是略加分析北京、上海等园区的外在形成状况,就盲目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复制。”
杜建峰说:“今年春节前,我受邀随北京某大学专家到河北某地级市参加招商引资大会,该市就是未考虑地方特点,盲目效仿上海某园区,将19世纪的老工厂,花几百万元策划费,在伪专家引导下投资3.5亿元改造费,建设成了一个既不原始也不现代的所谓文化产业集聚区,至今除卖小吃的,无任何文化企业入驻。”
据了解,在各地文化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背后,一些问题也随之凸显。如园区功能定位雷同、缺乏特色、多头管理、恶性竞争,甚至是以文化产业园区之名,搞房地产开发……
管理不当定位不明确
文化产业园区投资动辄需上亿元,有的甚至高达数十亿元。由于投资的巨大,目前只有少数能维持收支平衡,多数园区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但这是造成现在大部分园区亏损的本质原因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对此予以了否定。他表示,问题关键在于园区运营商是不是真正把园区定位为文化产业的集聚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就是要通过产业的集聚,来做大文化产业。
根据文化部发布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中的定义,文化园区就是“进行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文化企业和行业集聚及相关产业链汇聚,对区域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园区的经济、社会效益的特定区域。”
陈少峰指出,如果文化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就会出现亏损。现在很多园区运营商,并没有明确做文化产业园的目标,只是利用政策来做事,比如进行圈地,然后尽快地把地卖掉、把房子出租等等。最后,园区有的成为了普通的物业,有的成为了普通的商业,有的成为了艺术家的工作室,有的成为了文化交流的活动场所。
- 相关新闻:
- ·国内纸媒衰退隐忧:上市公司业绩普跌 2013-03-04 09:58:44.0
- ·盈涔印刷包装集团安徽池州工厂投产 2013-03-04 09:11:39.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