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纸企传承问题值得中国造纸行业关注
2013-04-10 08:46:20.0 来源:中国纸业网 责编:王岑
- 摘要:
- 华泰集团董事长李建华、太阳纸业董事长李洪信、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等等都陆续步入花甲之年。当精力和健康都已大不如前,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传承由他们一手创办的企业?
【CPP114】讯:中国纸企面临接班问题
1992年对中国的市场经济来说是永载史册的一年。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召开,1992年开始,得到肯定的中国民营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起来,现在中国造纸行业的巨头中有很多正是在此时发展起来的,因此有人把1992年称为“中国民营企业元年”。
20年过去了,很多曾经的率先“下海”的弄潮儿,现在已经成长为各个行业呼风唤雨的大佬;曾经的小厂子,现在已经是上市的大企业,占有庞大的市场份额。时光慷慨地给予这批企业家财富和地位,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带走了他们的青春和韶华,当初三四十岁年富力强的年轻人现在开始逐渐步入老年。他们曾征服了市场,克服了危机,战胜了对手,然而终究会败给时间,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倾注全部的心血,付出精力,甚至是健康的代价。
华泰集团董事长李建华、太阳纸业董事长李洪信、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等等都陆续步入花甲之年。当精力和健康都已大不如前,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传承由他们一手创办的企业?
香港中文大学范博宏教授将2012年称为“中国家族元年”。范教授认为,从2012年起,中国企业家们不约而同地进入了家庭与事业的新阶段,从这一年起,将有一波接一波的中国民营企业首次经历传承。这些企业家们堪称“关键世代”,因为他们在未来10年中的决定与作为,将深深地影响家庭与事业未来100年的发展。家务事会影响企业,企业经营又会影响家族前途。要得企业基业长青、家族百年兴盛,必须尽早直面传承大计。传承规划不但不能等,而且因为与传承有关的一系列决定往往有不可逆的后果,所以需要深思熟虑,以科学的方法从长规划。家族传承需要建构一整套体系,家族治理、股权规划、公司治理,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中国民营企业不同于国有企业,国企不存在传承的问题;亦不同于外企,外企在传承的问题上已经有上百年的经验。民营企业的传承对中国的造纸行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全国造纸企业中有80%是民营纸企,大型纸企中有63%是民营纸企,我们有理由这样认为:民营纸企的传承是关乎整个中国造纸行业的一个问题,是值得中国造纸行业去关注的一个问题。
“子承父业”能否成就百年老店?
近几年,中国民营纸企的第二代渐渐走上前台,李洪信的女儿李娜担任太阳纸业副总,接班的意味明显;张茵的大儿子刘晋嵩担任玖龙纸业的执行董事,张茵更是毫不掩饰让爱子接班的想法。外界对于“纸二代”的表现比较认可,这是否代表着“纸二代”接班不存在问题呢?相信时间会给我们答案。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传承不力会给家族企业的经营带来严峻的挑战。
范博宏教授的研究团队曾经耗时4年,在1980~2008年间对250家在中国香港、新加坡与中国台湾上市企业的追踪研究,发现这些企业从创始家族老一代退休之前5年起到他们退休为止,每100元公司市值平均滑落60元,最后仅余40元,而且在下一代接棒后也没有起色。这项研究证实,传承的确是华人企业的严峻挑战。该团队在内地企业中只调查了12家有交接经验的上市企业,股价也会缩水大概4成左右,虽然样本数量比较小,只能作为参考,但一叶亦可知秋。
企业如何传承?让子承父业,似乎是大多数人认为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让子女接班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子女能否接好班?我们发现,“纸二代”们几乎都有着类似的经历,从小衣食无忧,接受良好的教育,有过出国留学深造的经历,接着进入家族企业。然而打小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纸二代”的缺陷同样明显,缺乏创业经历,因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而过于谨慎,规矩于法律的局限,市场嗅觉不如父辈那般明锐,更加缺少父辈所拥有的政商关系网络。温州商人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有相当数量的温州商人并不支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他们认为,越是读书,越是胆小,越是不敢去铤而走险,而身在市场,想要有所作为,往往需要的是铤而走险的勇气。温州商人一边抛出这样的观念,他身后的保险箱里很可能就锁着几个伪造的公章。
如何解决家族企业传承的问题
去年11月,在采访福伊特亚太区总裁刘明明的时候,她曾谈到过这个问题,因为福伊特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已经传承5代)且非常成功的家族企业,刘明明的建议比较有说服力。她认为,当家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上千人的大企业之后,企业的一举一动开始成为社会行为,家族企业应该意识到,财产的所有并不代表经营的所有权。她建议,企业的经营权应该适度的分离,借鉴国外经验,家族企业应该寻找好用的、专业的经理人,给予经理人足够空间,并且家族企业要适应接受监督。当然她作为一个跨国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更加侧重的是国外的经验。
除职业经理人之外其他的方法是不是就是错误的呢?有人就不这么认为,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认为,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企业内部找接班人,起码没有文化上的不适应问题。此外,企业的创办人还可以对自己的接班人长期培养,不断观察,选错的机会应该少过单凭猎头公司的推荐,再经过数次的面谈与测试。如果被挑选的接班人,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突出的表现,早已众望所归,将来接班,自然水到渠成。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家族企业如何传承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需要依据企业其自身的情况去分析和考虑的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和格式化的解决方法。综合中国造纸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更倾向于让子女接班。抛开文化、传统不说,当下的中国造纸业整体来看仍然处在一个比较复杂的市场环境之中,市场不停的在变化,企业的“大脑”要不停的思考类似“迅速抢占市场还是伺机而动”“转型发展还是继续扩张”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决定往往更加需要的决策者的果断和坚决,他的决定影响着整个企业的航向,如同一个船长,最重要的品质不是他驾驶技术有多超,而是他的性格要足够果断。试问,一个只有经营权的经理人在遇到上述问题的时候,能否立即作出判断和决定,着手去做呢?我想,即使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在那个时候也是痛苦的。而同样的问题,拥有企业所有权的“纸二代”接班之后,应该会更加放得开手脚。当然,总统的儿子不一定是总统,商人的儿女不一定天生就会经商。“纸一代”必须要去培养接班人,及早把他的经验传授给子女,让他们去市场里亲身实践,介绍各方利害关系,培养子女的政商人脉,这是十分重要的。
1992年对中国的市场经济来说是永载史册的一年。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召开,1992年开始,得到肯定的中国民营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起来,现在中国造纸行业的巨头中有很多正是在此时发展起来的,因此有人把1992年称为“中国民营企业元年”。
20年过去了,很多曾经的率先“下海”的弄潮儿,现在已经成长为各个行业呼风唤雨的大佬;曾经的小厂子,现在已经是上市的大企业,占有庞大的市场份额。时光慷慨地给予这批企业家财富和地位,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带走了他们的青春和韶华,当初三四十岁年富力强的年轻人现在开始逐渐步入老年。他们曾征服了市场,克服了危机,战胜了对手,然而终究会败给时间,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倾注全部的心血,付出精力,甚至是健康的代价。
华泰集团董事长李建华、太阳纸业董事长李洪信、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等等都陆续步入花甲之年。当精力和健康都已大不如前,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传承由他们一手创办的企业?
香港中文大学范博宏教授将2012年称为“中国家族元年”。范教授认为,从2012年起,中国企业家们不约而同地进入了家庭与事业的新阶段,从这一年起,将有一波接一波的中国民营企业首次经历传承。这些企业家们堪称“关键世代”,因为他们在未来10年中的决定与作为,将深深地影响家庭与事业未来100年的发展。家务事会影响企业,企业经营又会影响家族前途。要得企业基业长青、家族百年兴盛,必须尽早直面传承大计。传承规划不但不能等,而且因为与传承有关的一系列决定往往有不可逆的后果,所以需要深思熟虑,以科学的方法从长规划。家族传承需要建构一整套体系,家族治理、股权规划、公司治理,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中国民营企业不同于国有企业,国企不存在传承的问题;亦不同于外企,外企在传承的问题上已经有上百年的经验。民营企业的传承对中国的造纸行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全国造纸企业中有80%是民营纸企,大型纸企中有63%是民营纸企,我们有理由这样认为:民营纸企的传承是关乎整个中国造纸行业的一个问题,是值得中国造纸行业去关注的一个问题。
“子承父业”能否成就百年老店?
近几年,中国民营纸企的第二代渐渐走上前台,李洪信的女儿李娜担任太阳纸业副总,接班的意味明显;张茵的大儿子刘晋嵩担任玖龙纸业的执行董事,张茵更是毫不掩饰让爱子接班的想法。外界对于“纸二代”的表现比较认可,这是否代表着“纸二代”接班不存在问题呢?相信时间会给我们答案。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传承不力会给家族企业的经营带来严峻的挑战。
范博宏教授的研究团队曾经耗时4年,在1980~2008年间对250家在中国香港、新加坡与中国台湾上市企业的追踪研究,发现这些企业从创始家族老一代退休之前5年起到他们退休为止,每100元公司市值平均滑落60元,最后仅余40元,而且在下一代接棒后也没有起色。这项研究证实,传承的确是华人企业的严峻挑战。该团队在内地企业中只调查了12家有交接经验的上市企业,股价也会缩水大概4成左右,虽然样本数量比较小,只能作为参考,但一叶亦可知秋。
企业如何传承?让子承父业,似乎是大多数人认为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让子女接班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子女能否接好班?我们发现,“纸二代”们几乎都有着类似的经历,从小衣食无忧,接受良好的教育,有过出国留学深造的经历,接着进入家族企业。然而打小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纸二代”的缺陷同样明显,缺乏创业经历,因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而过于谨慎,规矩于法律的局限,市场嗅觉不如父辈那般明锐,更加缺少父辈所拥有的政商关系网络。温州商人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有相当数量的温州商人并不支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他们认为,越是读书,越是胆小,越是不敢去铤而走险,而身在市场,想要有所作为,往往需要的是铤而走险的勇气。温州商人一边抛出这样的观念,他身后的保险箱里很可能就锁着几个伪造的公章。
如何解决家族企业传承的问题
去年11月,在采访福伊特亚太区总裁刘明明的时候,她曾谈到过这个问题,因为福伊特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已经传承5代)且非常成功的家族企业,刘明明的建议比较有说服力。她认为,当家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上千人的大企业之后,企业的一举一动开始成为社会行为,家族企业应该意识到,财产的所有并不代表经营的所有权。她建议,企业的经营权应该适度的分离,借鉴国外经验,家族企业应该寻找好用的、专业的经理人,给予经理人足够空间,并且家族企业要适应接受监督。当然她作为一个跨国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更加侧重的是国外的经验。
除职业经理人之外其他的方法是不是就是错误的呢?有人就不这么认为,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认为,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企业内部找接班人,起码没有文化上的不适应问题。此外,企业的创办人还可以对自己的接班人长期培养,不断观察,选错的机会应该少过单凭猎头公司的推荐,再经过数次的面谈与测试。如果被挑选的接班人,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突出的表现,早已众望所归,将来接班,自然水到渠成。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家族企业如何传承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需要依据企业其自身的情况去分析和考虑的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和格式化的解决方法。综合中国造纸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更倾向于让子女接班。抛开文化、传统不说,当下的中国造纸业整体来看仍然处在一个比较复杂的市场环境之中,市场不停的在变化,企业的“大脑”要不停的思考类似“迅速抢占市场还是伺机而动”“转型发展还是继续扩张”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决定往往更加需要的决策者的果断和坚决,他的决定影响着整个企业的航向,如同一个船长,最重要的品质不是他驾驶技术有多超,而是他的性格要足够果断。试问,一个只有经营权的经理人在遇到上述问题的时候,能否立即作出判断和决定,着手去做呢?我想,即使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在那个时候也是痛苦的。而同样的问题,拥有企业所有权的“纸二代”接班之后,应该会更加放得开手脚。当然,总统的儿子不一定是总统,商人的儿女不一定天生就会经商。“纸一代”必须要去培养接班人,及早把他的经验传授给子女,让他们去市场里亲身实践,介绍各方利害关系,培养子女的政商人脉,这是十分重要的。
- 相关新闻:
- ·基金增配造纸印刷 减持农林牧渔 2013-04-08 08:44:59.0
- ·造纸轻工行业:关注一季度业绩披露行情增 2013-04-05 14:14:26.0
- ·泉林秸秆造纸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3-04-02 17:09:54.0
- ·造纸轻工行业周报:木浆价格平稳,废纸价格回落 2013-04-01 13:57:32.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