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05-28 08:54:27.0 来源:???????/? ??? 责编:???
- 摘要:
- ????????????????????????????????????????????????????????????????????
会展新闻的常规写法是报道领导活动和展商情况,采写动态消息和现场新闻。如何跳出常规,把会展新闻写好、写活、写出彩?这需要媒体人创新报道手法,在可读性上下功夫,让读者看得懂又愿意看;从展馆现场找亮点,从人物身上找新闻,让新闻读起来鲜活又生动;从数字中找规律;透过现象看趋势,反映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在可读性上下功夫:让语言“美”起来
可读性,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要把会展新闻写“软”写“活”,写得具有可读性,就要求记者能够用鲜活的文字对会展现场进行“还原”。因此,记者在使用新闻写作手法的同时,也要恰当使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如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用描写、抒情等写作手法,增加会展报道的文采,增强会展报道的可读性。
《北京青年报》记者朱玲在参加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时,写过一篇报道《2500平方米展出“中国印刷史”》。报道开头是这么写的:
“世上竟有如此山水:一张长约39米的宣纸,蜿蜒成‘山’;1100个大型木活字,堆砌成‘池’;池水约20平方米见方,不断有墨‘滴’入水,由浓转淡;水墨交融时,一个个汉字浮现……这,便是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主题馆;它,以‘中国’命名。2500平方米的中国主题馆,成就了本届书展上的最大亮点,也成就了中国出版印刷史最大规模的一次海外展示。”
在记者笔下,中国主题馆宛然一幅壮观的山水画,宣纸为山,木活字为池,池中水墨交融。比喻和数字的运用,散文化的笔法,让场景在读者眼前活起来。报道不仅表现出浓厚的文学色彩,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气息。这篇报道,让那些没能亲临现场的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那些到过现场的读者能读出更多更深的内容。
从展馆里找热点:让现场“动”起来
“好新闻是用脚底板写出来的”“记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的眼睛”,老记者们常常用这些话来教导后辈,这两句话同样适用于会展报道。会展通常会有若干展馆,展览面积长达几万平方米。如何在偌大的展馆、类似的展品中发掘亮点?这就需要记者有双好脚板,即多跑;有双好眼睛,即多看。在发现新闻后,记者还要能以受众的身份,带着好奇的眼光,认真细致地描述现场的亮点和故事,这样才能写出鲜明生动、现场感强的会展报道。
《京华时报》记者孙雪梅、胡笑红的报道《服务贸易就在每个人身边》,盘点了第二届京交会上展示的五种离老百姓生活“很近”的服务贸易,包括可以随时监控校车行驶状况的校车电子监控系统,能在几秒钟之内帮司机找到爱车的智能停车系统,站上去握住两个手柄就能测定人体脂肪重量和肌肉量的仪器,能够打印象棋的3D打印机,以及能够和兵马俑互动的数字动画等。记者通过现场体验的细节描写、观众和展商的对话,为读者再现了京交会现场的亮点,让新闻变得可触、可感。
- 相关新闻:
- ·2014中国(青岛)国际包装印刷技术展引领绿色印刷 2014-05-26 15:08:21.0
- ·优秀图书惠民展开幕5万余种图书打3折 2014-05-26 11:59:28.0
- ·上海光华将携最新PZX740胶印机登陆青岛国际包装印刷展 2014-05-21 10:45:01.0
- ·国际包装印刷展将在会展中心举办 2014-05-21 09:53:19.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