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刘向东丨对古代活字印刷的看法三题

2019-12-12 10:14:10.0 来源:澎湃新闻 责编:覃子喻

摘要:
唐代雕版印刷发明后,使用逐渐广泛,技艺逐步成熟,逐步代替抄写成为复制书籍的主要方法。到北宋,雕版印刷进一步流行,书籍版式基本成熟,书籍产量空前提高。

  笔者从活字字体风格入手,证明了华氏会通馆使用了不同的两种刻书铺制作的活字(详见拙文《华燧会通馆活字印本丛考》)。熟悉印刷史的学者都知道,私家制作一副活字要付出极大的精力,不会有人同时制作两副以上活字用于印书。会通馆印书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活字,只能是两个刻书铺制作的活字。同样,明代的金兰馆(《石湖居士集》《西菴集》)、碧云馆(《鹖冠子》)、念初堂(《函史》)、崧斋(《唐诗类苑》)、丽泽堂(《璧水群英待问会元》),贾詠(《庄子鬳斋口义》)、徐兆稷(《世庙识余录》)、桑大协(《思玄集》)等,从署名看似乎是私家所印,实际都是刻书铺所为。笔者经过对大量明清活字印本版式字体的鉴定(见拙文“明活字本版本鉴定小记”),认识到活字几乎都是由刻书铺制作,谁付费就给谁用(和雕版一样),无论官家私家只要付费就可以在书(印刷品)中留名(当然也有官府制作的活字印本,如清内府印《古今图书集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但仅仅就只是这两次。原因见下文)。举几例证之。1.明金兰馆活字本《石湖居士集》《西菴集》和明活字本《韩诗外传》版式字体完全相同,应该是同一副活字排印。《韩诗外传》书口没有金兰馆的文字标识。假设是金兰馆私家制作的活字,《韩诗外传》中应该也有金兰馆的牌记更对。反证了金兰馆只是《石湖居士集》《西菴集》的出资人名号,不是活字的所有者。2.明活字本《晏子春秋》《石门洪觉范天厨禁脔》《开元天宝遗事》版式字体相同。即排印《开元天宝遗事》的活字又排印了《晏子春秋》和《石门洪觉范天厨禁脔》。《开元天宝遗事》文前有牌记“建业张氏铜板印行”,其余两种则没有。应该理解名号为“建业张氏”刻书铺为三家印制的活字本:谁在书中留下印记,谁可以在书中留下什么印记,只有出资人才有这样的权利。因为《晏子春秋》和《石门洪觉范天厨禁脔》的出资人没有同意张氏留名,书中自然就没有张氏留下的痕迹。《开元天宝遗事》上有张氏的留名,是出资人同意的结果。3.明周堂活字本《太平御览》和董传教三余斋活字本《诗史》版式字体相同。排印《太平御览》和《诗史》使用了同一副活字,两书中分别有周堂、董传教三余斋的署名。4.明蜀藩活字印本《栾城集》和明万历十四年崧斋活字印本《唐诗类苑》使用的也是同一副活字。《唐诗类苑》中缝下有“崧斋”二字,据此认为崧斋是出资人,而《栾城集》则未见出资人留名。这些都是活字由刻书铺制作、谁付费使用谁留名的依据。


  现在已知私家制作的活字仅仅有清代的吕抚、翟金生、林春祺等少数几家(用于排印家谱的私家活字不算)。当然,也许古代私家制作活字用于印书的并不仅仅就这几家,因为无名无姓或者未能留下记录的还会有一些,但肯定地说不会多。从几家制作活字后记载的过程来看,其制作活字的艰辛很多人并不能承受。换个角度说,私家印书大多是为了久远传名,在雕版印刷盛行的大环境中,私家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先去制作活字,再来印书。所以,私家如华燧、华坚、金兰馆、碧云馆、崧斋、程伟元,官家如明蜀藩印《栾城集》、明益藩印《辩惑编》、明浙江庆元县学印《诸葛孔明心书》,都是私家或官家出资,使用刻书铺制作的活字排印的结果。


  活字印刷看起来简单易行且优势明显,刻书铺主和工匠都认为会取得成功。所以,不同地区的刻书铺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品质优劣虽各为不同,也确实成功刷印了不少书籍。明代就有活字印本《唐五十家诗集》《曹子建集》《栾城集》等。


  比较雕版,活字印刷也有很多弊端无法克服。只有从头至尾经历一次完整的活字印刷过程,才会确切知道活字印刷存在的弊端,并且难以克服。这是未经过活字印刷实践的人最容易忽略的,这也是许多活字只印了一两部书就不见踪影的原因。比如排印华珵活字本《渭南文集》的那副活字,虽写刻俱精,排印齐整,但未见有其他排印本存世。其他如排印《鹤林玉露》《辩惑编》《王状元标目唐文类》的活字,莫不如此。


  明代虽然用活字印刷术排印了大量的书籍,还始终处在不断完善改进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从弘治到明末,前后经历一百多年,都未能定型或规范。表现如下:1.活字工艺处于试验之中。明代活字印本金属印本有之,木活字本有之,泥活字本也可能有;排版盘至少有栏线四角有(无)明显缝隙的木质、金属两种;固版方式也根据排版盘材质的不同,各各不同。2.明代活字印刷多数是印制的书稿。(1)华氏活字本中多有用黄白两种纸及用拼接纸的现象,诸家认为是明代用纸节约的结果,其实这些活字印本只是试印本和稿本。古往今来,无论任何出版物,都会对纸张的使用有所要求,如果是稿本和试印本,对纸张的要求才不会太高。参之明华氏会通馆活字印本《九经韵览》书后的华燧识语:“九经韵览……黾勉旁搜成籍,未敢以为定论,寖用活字铜版具藁,以俟君子云。”(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序)其中的“用活字铜版具藁”,结合此书存世本文字本本不同的情况,应该是用活字印刷代替人工抄写的书稿;明活字印本《庄子鬳斋口义》书后有正德汪伟跋云:“林希逸著三子口义,颇平实显白,近已罕得。祭酒临颍贾公藏善本,偶诸生胡旻有活字印,因命摹之,以代抄写。”以“活字印”代“抄写”之意,非常明显。华燧使用活字制作稿本在前,汪伟在后,都是明代用活字印刷来代替抄写书稿的证明。(2)最明显的是明代既有自己先排印活字本,再出雕版的例证;又有用他人活字本作底本,直接翻刻的例证;还有原活字印本不存,从存世的刻本中可以看到活字印本痕迹的例证。这些都是明代的活字本是试印本、试验品的证明。3.活字印书并未被读书人接受,往往印制出稿本后就不再排印。据笔者统计,现存的明代活字印本往往是孤本或是残本。明活字印本存世约100种,仅存一部者超过60种。和同期遗存的古籍相比,孤本比例过高。


  明代处于试验阶段的活字印刷和极为成熟的雕版技术相比,弊端相当明显。雕版虽慢,一旦刻成书版,可以长期保存,随时可以刷印;在雕版技术非常成熟的明代,写刻印装工匠工艺精湛,工艺流程成熟;从文字到图像均表现出色,面目多样,能满足读书人的审美要求;因为校对时间从容,极少讹误,即便发现文字讹误,剜改也方便等。这时候再看雕版速度的不快,初期投入费用也就不高,对比活字初期制作费用较高,相反也成了优点。


  总之,很多刻书铺都以良好的愿望制作活字开头,在印书实践中,对活字工艺的特殊性认识不足,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得不到有效补偿,再加上在排版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人力困难,再也没有激情和动力去改进完善活字印刷技术,难以为继的结果就是只好将辛辛苦苦制作的活字弃之不用(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见下文)。


  因此,活字印刷在各朝各地的刻书铺每每产生,但少见顺利发展是必然的结果。

分享到: 下一篇:茅台集团表示将从供给端发力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