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矗立中国印刷业
2007-01-20 00:00:00.0 来源:中国印刷物资商情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103年前,英国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对英国铁轨进行认证并授予“风筝”标志,开创了认证制度的先河。此后,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关于产品的各个方面的认证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这在世界印刷业,在中国印刷业同样如此,随便翻开一个印刷耗材的广告单,各种认证标志不厌其烦地充斥着版位,这一点在全印展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各个厂商在重点展出的展品旁,无一例外地将其获得的各种认证证书摆在显眼位置,印刷企业在采购时也是非认证产品不买。
源起自醒
中国印刷业对于认证的“偏好”绝非是一种习惯,更多来自于因市场而产生的自醒。
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华柏印务公司质量科李超认为,印刷企业对印刷耗材认证的关注实际上来自于印刷企业内部感受到的压力,他说:“现在印刷业务的利润已经十分透明了,过去拼价格的野蛮竞争时代已经结束,我们现在的客户更多看重的是印刷的质量及售后服务。很显然,他们不可能每一步都跟单监督,但又希望拿到的产品不仅仅是在验收时随机抽检是合格的,而是确保在产品使用中完全没有偏漏。于是,我们的客户对我们印刷的整个生产过程,对操作人员、操作方法等每一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对生产质量的控制来保证产品的质量。长此以往,无论是客户要求还是我们自身需求都促使我们完全按照质量认证的要求去完成生产的每一环节,也迫使我们在相应印刷质量认证方面加快了进程。
事实上,现在我们也充分体会到质量认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许多客户在第一次与我们合作时,都会首先问我们有没有通过ISO9000认证,可以说,ISO9000认证已经成为我们打开市场的敲门砖,成为客户和我们合作中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石。
同样,印刷耗材的选择也是实现产品优秀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会按照质量认证体系中对于印刷原辅材料的要求去采购,尽管我们大部分的客户并不会对印刷耗材提出具体的要求,但我们在采购原辅材料的时候会首先考虑那些通过主要质量体系认证的印刷耗材供应商。”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导的“纸张印刷适性检测”,简称PPT(PaperPrintabilityTest)项目已经进行了两年多,在出版、造纸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逐渐成为连接出版、印刷、造纸行业的桥梁。谈到进行这个项目的目的时,其项目负责人杨全介绍说:“关于对购买、使用的纸张做规范检测的想法,我们在2002年就有了,直接原因打高尔夫球的时候,为了看清远处球洞的位置需要插上标杆。看到了标杆,你就知道基本方向,但具体怎么打,力量、角度则完全要自己把握。
认证是场资格赛,一杆入洞并非终结,标杆依然在不远处是我们出版社买到的纸张与供应商所提供的样品、或所声称的质量经常有不小的差距。往往造成采购时效率十分低下,有时甚至等到印成品后,才发现纸张质量不尽如人意。从这个具体的需求出发,我们开始考虑着手推动纸张市场选择机制的建立,希望能够使出版社适当摆脱对经验的依赖,降低由于标准含糊而造成的纸张采购工作的不确定性。
目前的纸张市场,价格是透明的,但是质量却是鱼龙混杂的,这样所谓的‘价格透明’便毫无意义。当然,我们也想通过这样的项目将纸张检测与实际印刷工业结合起来,研究纸张的印刷适性等问题。“本着这样的良好初衷,杨全和他的项目小组自2003年开始筹备PPT项目,经过专家研讨、同仁协商,从2004年正式开始。
这种由印刷耗材消费者直接推动的认证,不仅与国家设立的权威认证机构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也体现出印刷耗材市场对质量的重视日趋合理、规范。
原全国油墨信息中心主任杨红则认为,进行各种认证实际上是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她说:“在油墨领域主要有三方面的认证:质量、颜色及环保。重视这三方面的认证,实际上就是把握住了当今市场需求的导向。通过质量认证,可以在产品质量稳定性方面赢得客户的信赖;有了颜色标准认证,就掌握并扩大了配置更多国内外印刷企业高标准要求的油墨色彩配置工具;而通过环保安全体系认证,则可以顺应当今的环保需求,对于新兴市场主动出击。”
源起自醒
中国印刷业对于认证的“偏好”绝非是一种习惯,更多来自于因市场而产生的自醒。
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华柏印务公司质量科李超认为,印刷企业对印刷耗材认证的关注实际上来自于印刷企业内部感受到的压力,他说:“现在印刷业务的利润已经十分透明了,过去拼价格的野蛮竞争时代已经结束,我们现在的客户更多看重的是印刷的质量及售后服务。很显然,他们不可能每一步都跟单监督,但又希望拿到的产品不仅仅是在验收时随机抽检是合格的,而是确保在产品使用中完全没有偏漏。于是,我们的客户对我们印刷的整个生产过程,对操作人员、操作方法等每一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对生产质量的控制来保证产品的质量。长此以往,无论是客户要求还是我们自身需求都促使我们完全按照质量认证的要求去完成生产的每一环节,也迫使我们在相应印刷质量认证方面加快了进程。
事实上,现在我们也充分体会到质量认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许多客户在第一次与我们合作时,都会首先问我们有没有通过ISO9000认证,可以说,ISO9000认证已经成为我们打开市场的敲门砖,成为客户和我们合作中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石。
同样,印刷耗材的选择也是实现产品优秀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会按照质量认证体系中对于印刷原辅材料的要求去采购,尽管我们大部分的客户并不会对印刷耗材提出具体的要求,但我们在采购原辅材料的时候会首先考虑那些通过主要质量体系认证的印刷耗材供应商。”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导的“纸张印刷适性检测”,简称PPT(PaperPrintabilityTest)项目已经进行了两年多,在出版、造纸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逐渐成为连接出版、印刷、造纸行业的桥梁。谈到进行这个项目的目的时,其项目负责人杨全介绍说:“关于对购买、使用的纸张做规范检测的想法,我们在2002年就有了,直接原因打高尔夫球的时候,为了看清远处球洞的位置需要插上标杆。看到了标杆,你就知道基本方向,但具体怎么打,力量、角度则完全要自己把握。
认证是场资格赛,一杆入洞并非终结,标杆依然在不远处是我们出版社买到的纸张与供应商所提供的样品、或所声称的质量经常有不小的差距。往往造成采购时效率十分低下,有时甚至等到印成品后,才发现纸张质量不尽如人意。从这个具体的需求出发,我们开始考虑着手推动纸张市场选择机制的建立,希望能够使出版社适当摆脱对经验的依赖,降低由于标准含糊而造成的纸张采购工作的不确定性。
目前的纸张市场,价格是透明的,但是质量却是鱼龙混杂的,这样所谓的‘价格透明’便毫无意义。当然,我们也想通过这样的项目将纸张检测与实际印刷工业结合起来,研究纸张的印刷适性等问题。“本着这样的良好初衷,杨全和他的项目小组自2003年开始筹备PPT项目,经过专家研讨、同仁协商,从2004年正式开始。
这种由印刷耗材消费者直接推动的认证,不仅与国家设立的权威认证机构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也体现出印刷耗材市场对质量的重视日趋合理、规范。
原全国油墨信息中心主任杨红则认为,进行各种认证实际上是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她说:“在油墨领域主要有三方面的认证:质量、颜色及环保。重视这三方面的认证,实际上就是把握住了当今市场需求的导向。通过质量认证,可以在产品质量稳定性方面赢得客户的信赖;有了颜色标准认证,就掌握并扩大了配置更多国内外印刷企业高标准要求的油墨色彩配置工具;而通过环保安全体系认证,则可以顺应当今的环保需求,对于新兴市场主动出击。”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