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鲜令”延后 包装业欲变阵
2005-09-20 09:17:00.0 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 责编:ge yan
在最新的“禁鲜令”博弈中,“巴氏奶”突然将了“常温奶”一军。笔者昨日获悉,原定今年10月1日实施的“禁鲜令”将被推后到明年6月1日正式执行。
据了解,按原来被称为“禁鲜令”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要求,今年10月1日,原来以“鲜奶”为卖点的“巴氏奶”将不得再在包装上标“鲜”字。
“禁鲜令”表面博弈的双方是“巴氏奶”和“常温奶”,而其实与它们分别同坐一条船的利益方还有国际纸业(简称IP)与利乐两大跨国包材供应商。利乐为中国“常温奶”阵营的中国乳业巨头伊利、蒙牛提供UHT无菌纸包装,而IP为“巴氏奶”战线中的燕塘、新希望、三元生产屋型鲜奶包装。
中国乳企每年销售额最多不过百亿元,行业利润率不到5%,但为它们提供包材的巨头,其全球销售额却以数十亿欧元计,利润率高达20%左右。相比之下,“禁鲜令”对两大包装巨头的利益而言,显得更为直接。
1979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利乐,从其为伊利推出第一个“常温奶”包装开始,现时占据了中国市场70%~80%的绝对份额,每年为中国市场提供100亿个乳品包装。
而1994年才来到中国的IP,在利乐无菌包的绝对优势下,坚持把常温包装业务卖掉,专注于为纯鲜液态产品提供屋型包装。去年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出台的《通则》,对“巴氏奶”则是当头一棒。因为《通则》一旦实施,售价一直较高的“巴氏奶”将失去卖点,与“常温奶”的争夺极有可能不战而败。
但在这种不利形势下,中国“巴氏奶”却在逆势增长。据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称,今年广东省“巴氏奶”的销售增长将达到20%,而全国的增长也超过5%。今年“常温奶”阵营中的伊利、蒙牛也开始向“巴氏奶”涉足。蒙牛已经在广东东莞设厂,而伊利也一直想在南方谋求落子的方位。
“禁鲜令”再度押后,可能意味着“常温奶”与“巴氏奶”的变阵,利乐在中国市场的优越位置开始动摇。伊利、蒙牛开始成为IP的客户。这是IP继加固与光明、新希望、燕塘、北京三元等中国四大乳企的合作关系后,首次把触角伸到了利乐包装的心脏地带。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