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转型的烦恼
2009-12-04 10:45:07.0 来源:必胜网 责编:乐轩
- 摘要:
- 今年4月底,原柯达全球副总裁、北亚区主席兼总裁叶莺的离开,社会舆论对于柯达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感到担忧。方熙表示,叶莺的离去对她是个非常好的时机。虽然她早先已经萌生去意,但她还是答应在做完柯达的奥运项目之后才离开。“对于柯达中国而言,即使叶莺离开了,我们还有陈志轩。”
两次重组
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柯达始终是胶卷行业的领导者。
2003年9月,胶卷王者柯达宣布“全力进军数码领域”,实施重大战略转型。在当时,柯达的管理层已经意识到沿袭“传统”似乎只有死路一条,传统胶片相机和胶片大势已去。柯达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彭安东上任后,经过长达半年的组织重新调整、裁员阵痛,柯达转型正式拉开序幕。
在从传统影像向数码影像进行战略转型的过程中,柯达展开了一系列收购,在此基础上打造了一支集生产、营销、服务、软件、硬件及系统等为一体的强大团队,成立了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并把图文影像作为柯达未来发展的四大战略支柱之一。
在转型后的一年中,柯达展开大规模扩张步伐:并购algotec系统公司、scitex数字印刷公司,与verizo wireless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完成nexpress和heidelberg公司的并购,从美国国家半导体购买图像传感器业务,购买orex公司,卖掉auntminnie.com业务,购买creo公司等。柯达希望这一新的战略转型将导致业务更为多元化,并预期这个新战略将会让公司每年以5%-6%的速度增长。
然而,柯达的预期显得过于乐观。自2005年起,柯达开始亏损,2005年在柯达的历史上,也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点,在当年的财务报表中,柯达数码业务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传统业务,数码业务的利润增长也超过传统业务下降的幅度。
连续8个季度的亏损,使得柯达转型在外界眼中显得弥足艰辛。2006年末,柯达公司将旗下的医疗影像部门以23.5亿美元出售给加拿大的投资公司。此举一出,舆论哗然,外界普遍认为柯达是在用断臂之痛来为自己迟到的转型埋单,此前,在柯达的年度计划中,医疗是柯达的三大产业之一。
2007年12月,柯达决定实施第二次战略重组——时间长达四年、耗资34亿美元的庞大计划。该重组过程中裁员2.8万人,裁员幅度高达50%.重组的目标,是把公司的业务重点从传统的胶片业务转向数码产品。气势同样恢弘,令人鼓舞。
然而,裁员并未改写柯达继续亏损的尴尬。柯达2008年第四季度亏损1.33亿美元,连续第三年出现年度营收下滑。财报发布后,市场反应强烈,柯达股价狂泻不止,报收于4.99美元,创下三十五年来最低价。
柯达转型的成本巨大必然使柯达支付更多的资金,为了让柯达更专著于数码市场,柯达断腕出售曾经为其带来五分之一收入的医疗集团似乎也逐渐被大家理解。“我们现在计划把精力集中在民用和专业影像以及图文影像业务中显著的数码增长机会上面。”彭安东指出,onex公司带来了大量的财务资源,用于投资医疗集团的业务并确保其持续获得成功。
分析师认为,尽管柯达将从成本削减计划中获益,但仍然需要面临一定的挑战。美国投资公司分析师莎浓-克洛斯说:"成本削减计划的效果正在逐渐显现,并呈现出积极影响。
柯达在流动资金的管理上做得很好,这将对现金流起到帮助。但是整体而言,柯达仍然处于转型时期,所以如果消费者不购买商品,它仍然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克洛斯还补充道,柯达试图拓展高利润率的喷墨打印机业务,并希望借此弥补传统胶片业务的下滑,这一过程将非常困难。他说:“打印业务需要强大的基础,但柯达还处于早期阶段,基础并不牢靠。”
转换如果完成后,柯达公司的规模将会变得小很多。在美国门罗县,柯达公司的人员和资产已经减少了至少1/3,在这家工厂,柯达现在的职工总数是二战以来的最低。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