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编辑的角色转换
2011-03-08 13:27:10.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责编:江佳
- 摘要:
-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转眼间就过去了,出版业在持续的激烈竞争中开始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无论是从事传统出版,从事数字出版,还是从事两者兼而有之的复合出版,编辑只有从过去的单一角色向现在的综合角色转换,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与挑战。
【CPP114】讯: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转眼间就过去了,出版业在持续的激烈竞争中开始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无论是从事传统出版,从事数字出版,还是从事两者兼而有之的复合出版,编辑只有从过去的单一角色向现在的综合角色转换,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与挑战。
所谓编辑的单一角色,是指过去编辑只需做好与书稿有关的案头工作就行了,其他可以不用考虑;所谓编辑的综合角色,是指编辑除了做好与书稿有关的案头工作外,还需做更多的其他工作才能适应这个行业的各种变化、发展与挑战,否则就难以出成绩、出成果。
编辑的综合角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编辑是文化生产者
这是编辑的传统角色,也是编辑的主要角色。但现在的文化生产者,内涵已不同于以往的文化生产者。过去编辑较多是被动生产者,现在编辑较多是主动生产者。过去的编辑较多从事“来料加工”,对自然来稿进行审阅、把关、综合、重组、提升;现在的编辑较多从事“创意产业”,主动策划选题、设计产品,积极组稿编稿、组织生产。过去的编辑较多面对单一纸媒介,现在的编辑除面对纸媒介外,还要面对各种数字媒介,科技含量比以前更多、更高。
现代编辑一方面要“吃透作品”,要从图书的文化属性来研究书稿、把握书稿,要从知识、文化、导向的角度来分析把握作品、加工整理作品,提高作品的文化含量。另一方面,现代编辑要“打磨作品”,要有的放矢,指向明确,设计出符合读者和市场需求的“既叫好又叫座”的图书产品,包括策划选题、组织书稿、提炼加工、设计包装等,把图书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凸显出来。比如提出富有创意的图书选题,组织得力的作者完成书稿;比如整体设计图书,包括对整个流程中各种细节的把握,以提高图书的综合品质和核心竞争力;比如纸质产品与数字产品的先后(同时)开发与挖掘,或者相互借势、借力、促进。
编辑要设计和生产出独特的文化产品,必须非常懂行、非常专业、非常敏锐。比如文学图书编辑要懂文学,否则和作家交流起来就很难找到平等的对话权(作家对这样的编辑也不放心),对文学类图书的发展趋势也难以把握。推而广之,别的门类的图书编辑也是这样。如果不懂行、不敏锐,一是难以策划、设计出富有创意的选题;二是难以组到高质量的书稿;三是难以加工、提升书稿;四是难以对图书产品作宣传与推广。
同样,编辑不仅对编、印、发等流程要非常熟悉,对数字新技术、新理念也要非常熟悉,否则就难以展开全媒体出版和其他创新出版。
编辑是文化经营者
这是编辑要充当的新角色,也是新形势下编辑的重要角色。编辑不仅要设计、生产优秀图书,还要推广、营销优秀图书。编辑要把图书的文化属性与商业属性紧密结合起来,并发挥到极致。
编辑是项目负责人。过去编辑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管好自己的案头工作就行了。现在的编辑是项目负责人,要管好自己所负责的项目。围绕这个项目的一切相关事宜,编辑都应该加以考虑、关注与经营。大到一套丛书,小到一本书,都是一个项目,责任编辑是当然的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者。编辑在管理这个项目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凸显其文化内涵,而且要从图书的商业属性考虑它的市场效果,包括开本、材料、工艺、定价、读者定位、宣传营销等;不仅要考虑图书的内在因素、本质因素、核心价值,而且要考虑它的外在因素、关联因素、边缘价值。
编辑要管理好一个项目,就必须对图书有一个整体的设计与定位,比如读者群的确定、目标市场的细分、潜在优势的挖掘、市场风险的规避,都要明了在心。
编辑要管理好一个项目,还要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图书的、非图书的,作者的、读者的、出版社的、渠道的、媒体的,好的、坏的,显性的、隐性的,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
所谓编辑的单一角色,是指过去编辑只需做好与书稿有关的案头工作就行了,其他可以不用考虑;所谓编辑的综合角色,是指编辑除了做好与书稿有关的案头工作外,还需做更多的其他工作才能适应这个行业的各种变化、发展与挑战,否则就难以出成绩、出成果。
编辑的综合角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编辑是文化生产者
这是编辑的传统角色,也是编辑的主要角色。但现在的文化生产者,内涵已不同于以往的文化生产者。过去编辑较多是被动生产者,现在编辑较多是主动生产者。过去的编辑较多从事“来料加工”,对自然来稿进行审阅、把关、综合、重组、提升;现在的编辑较多从事“创意产业”,主动策划选题、设计产品,积极组稿编稿、组织生产。过去的编辑较多面对单一纸媒介,现在的编辑除面对纸媒介外,还要面对各种数字媒介,科技含量比以前更多、更高。
现代编辑一方面要“吃透作品”,要从图书的文化属性来研究书稿、把握书稿,要从知识、文化、导向的角度来分析把握作品、加工整理作品,提高作品的文化含量。另一方面,现代编辑要“打磨作品”,要有的放矢,指向明确,设计出符合读者和市场需求的“既叫好又叫座”的图书产品,包括策划选题、组织书稿、提炼加工、设计包装等,把图书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凸显出来。比如提出富有创意的图书选题,组织得力的作者完成书稿;比如整体设计图书,包括对整个流程中各种细节的把握,以提高图书的综合品质和核心竞争力;比如纸质产品与数字产品的先后(同时)开发与挖掘,或者相互借势、借力、促进。
编辑要设计和生产出独特的文化产品,必须非常懂行、非常专业、非常敏锐。比如文学图书编辑要懂文学,否则和作家交流起来就很难找到平等的对话权(作家对这样的编辑也不放心),对文学类图书的发展趋势也难以把握。推而广之,别的门类的图书编辑也是这样。如果不懂行、不敏锐,一是难以策划、设计出富有创意的选题;二是难以组到高质量的书稿;三是难以加工、提升书稿;四是难以对图书产品作宣传与推广。
同样,编辑不仅对编、印、发等流程要非常熟悉,对数字新技术、新理念也要非常熟悉,否则就难以展开全媒体出版和其他创新出版。
编辑是文化经营者
这是编辑要充当的新角色,也是新形势下编辑的重要角色。编辑不仅要设计、生产优秀图书,还要推广、营销优秀图书。编辑要把图书的文化属性与商业属性紧密结合起来,并发挥到极致。
编辑是项目负责人。过去编辑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管好自己的案头工作就行了。现在的编辑是项目负责人,要管好自己所负责的项目。围绕这个项目的一切相关事宜,编辑都应该加以考虑、关注与经营。大到一套丛书,小到一本书,都是一个项目,责任编辑是当然的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者。编辑在管理这个项目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凸显其文化内涵,而且要从图书的商业属性考虑它的市场效果,包括开本、材料、工艺、定价、读者定位、宣传营销等;不仅要考虑图书的内在因素、本质因素、核心价值,而且要考虑它的外在因素、关联因素、边缘价值。
编辑要管理好一个项目,就必须对图书有一个整体的设计与定位,比如读者群的确定、目标市场的细分、潜在优势的挖掘、市场风险的规避,都要明了在心。
编辑要管理好一个项目,还要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图书的、非图书的,作者的、读者的、出版社的、渠道的、媒体的,好的、坏的,显性的、隐性的,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