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一种“与阅读有关”的生活方式
2011-09-13 08:55:2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王岑
- 摘要:
- 9月7日,一年前从复旦大学毕业的李春平回母校,在南区步行街吃完饭,想到读书时经常去的庆云书店看看,“早就关了”,同学告诉他,李春平有点惊讶,还是去瞅了一眼,发现原来的书店已经成了“外单衣铺”,只不过后面加了个括号,括号里依然是“庆云”二字。
【CPP114】讯:9月7日,一年前从复旦大学毕业的李春平回母校,在南区步行街吃完饭,想到读书时经常去的庆云书店看看,“早就关了”,同学告诉他,李春平有点惊讶,还是去瞅了一眼,发现原来的书店已经成了“外单衣铺”,只不过后面加了个括号,括号里依然是“庆云”二字。
这家以卖品质折扣书为主的庆云书店早在3个月前就已经歇业,歇业前还进行了几天的库存大甩卖。书店老板在原址经营起服装店,店内格局没变,经营店面的原班人马,也还穿着原先卖书时那一身的“疑似穿越”的长褂。
庆云书店只是众多面临危机的实体书店的一个小缩影。实际上,在国内,除新华书店能靠地租优惠等一系列“政策”长期维系,大多数实体书店眼下都在挣扎中。
在过去10年间,一家家实体书店纷纷传来倒闭的消息,其中包括上海思考乐书局和席殊书屋、号称“全球最大全品种书店”的第三极书局、实力雄厚的外资贝塔斯曼等等。就在3个多月前,北京著名的人文书店风入松书店也关门了,书店门口落款时间为6月2日的告示上称“书店因线路老化需检修”,然而,书店何日重张,从此再无下文。而眼下,上海的季风书园也在风雨飘摇之中,在市区仅剩下陕西南路店,地租合约也快到期,前途未卜。
实体书店处境不妙的情况也在国外发生。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朱大可教授在《新世纪》周刊撰文称:实体书店在大规模死亡,欧美书店掀起倒闭浪潮。以前遍及巴黎大街小巷的书店,这几年都从街面上消失了;美国连锁书店博德斯最近宣布倒闭,上万名员工丢了饭碗。
朱大可认为,书店大规模倒闭的原因,是它们面对文艺复兴以来从未有过的多重打击,纸张价格不断上涨、电子书的问世和普及、大规模的网购和快递模式,都导致店面购书的衰落。
调查显示近两成上海人不读书
那边是文化学者的研究结论,这边,行业主管部门的权威调查也出炉了。8月,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发布的《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研分析报告》显示,17.6%的人“没有阅读习惯”,23.6%的人“转向数字化阅读”,有43.3%的人把不进行传统阅读的原因归咎于“学业,工作太忙,没有时间”。
在上海一家杂志社工作的邱萍现在只在网上买书,不过,买书前她会先到上海书城看看,称之为“打样”,“就是先翻翻哪些书不错,然后记下书名,再到网上去买,书城的书都是全价,网上至少打七八折,能省不少钱呢。”
25岁的张欣每天坐地铁上下班时就喜欢捧着电子书,“轻巧、方便,想下载什么就下载什么,哪还用逛书店啊!”
网购模式成就了当当、卓越、京东等一批B2C(“商家对客户”的缩写)网站。数据显示,当当网2010年前9个月营业收入15.7亿元,其中图书收入占84%;8月22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微博透露,京东商城图书音像业务上半年的销售额超过5亿元,而明年有望实现销售额约为15亿~23亿元。
“传统书店回款慢,销量下滑,许多出版社转而重视网络书店渠道,给其进货价越来越低;网络书店本身就没有店面租金等成本,折扣越打越低,迫使传统书店的销量萎缩。不少人会选择到实体书店看看书的内容,然后到网上购买。”上海书城的一位负责人这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传统出版社也顺应数字化改革的潮流,做起了电子图书业务。当前,中国578家图书出版社中有超过90%的出版社开展了电子图书出版业务。2010年,数字出版的利润在出版业中的占比已经超过30%。2010年,上海电子书销售、在线教育等领域实现销售收入约3.8亿元,同比上升31%;数字发行业销售收入4.3亿元。
而传统书店也适时推出电子书网店,如“新华E店”、“辞海天下”、“云中书城”等。在刚刚落幕的上海书展上,新华书店力推其电子书网店和电子书阅读器,购置一本电子书一般在1元至5元不等,而在书展上购买阅读器则送100本电子书。
这家以卖品质折扣书为主的庆云书店早在3个月前就已经歇业,歇业前还进行了几天的库存大甩卖。书店老板在原址经营起服装店,店内格局没变,经营店面的原班人马,也还穿着原先卖书时那一身的“疑似穿越”的长褂。
庆云书店只是众多面临危机的实体书店的一个小缩影。实际上,在国内,除新华书店能靠地租优惠等一系列“政策”长期维系,大多数实体书店眼下都在挣扎中。
在过去10年间,一家家实体书店纷纷传来倒闭的消息,其中包括上海思考乐书局和席殊书屋、号称“全球最大全品种书店”的第三极书局、实力雄厚的外资贝塔斯曼等等。就在3个多月前,北京著名的人文书店风入松书店也关门了,书店门口落款时间为6月2日的告示上称“书店因线路老化需检修”,然而,书店何日重张,从此再无下文。而眼下,上海的季风书园也在风雨飘摇之中,在市区仅剩下陕西南路店,地租合约也快到期,前途未卜。
实体书店处境不妙的情况也在国外发生。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朱大可教授在《新世纪》周刊撰文称:实体书店在大规模死亡,欧美书店掀起倒闭浪潮。以前遍及巴黎大街小巷的书店,这几年都从街面上消失了;美国连锁书店博德斯最近宣布倒闭,上万名员工丢了饭碗。
朱大可认为,书店大规模倒闭的原因,是它们面对文艺复兴以来从未有过的多重打击,纸张价格不断上涨、电子书的问世和普及、大规模的网购和快递模式,都导致店面购书的衰落。
调查显示近两成上海人不读书
那边是文化学者的研究结论,这边,行业主管部门的权威调查也出炉了。8月,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发布的《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研分析报告》显示,17.6%的人“没有阅读习惯”,23.6%的人“转向数字化阅读”,有43.3%的人把不进行传统阅读的原因归咎于“学业,工作太忙,没有时间”。
在上海一家杂志社工作的邱萍现在只在网上买书,不过,买书前她会先到上海书城看看,称之为“打样”,“就是先翻翻哪些书不错,然后记下书名,再到网上去买,书城的书都是全价,网上至少打七八折,能省不少钱呢。”
25岁的张欣每天坐地铁上下班时就喜欢捧着电子书,“轻巧、方便,想下载什么就下载什么,哪还用逛书店啊!”
网购模式成就了当当、卓越、京东等一批B2C(“商家对客户”的缩写)网站。数据显示,当当网2010年前9个月营业收入15.7亿元,其中图书收入占84%;8月22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微博透露,京东商城图书音像业务上半年的销售额超过5亿元,而明年有望实现销售额约为15亿~23亿元。
“传统书店回款慢,销量下滑,许多出版社转而重视网络书店渠道,给其进货价越来越低;网络书店本身就没有店面租金等成本,折扣越打越低,迫使传统书店的销量萎缩。不少人会选择到实体书店看看书的内容,然后到网上购买。”上海书城的一位负责人这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传统出版社也顺应数字化改革的潮流,做起了电子图书业务。当前,中国578家图书出版社中有超过90%的出版社开展了电子图书出版业务。2010年,数字出版的利润在出版业中的占比已经超过30%。2010年,上海电子书销售、在线教育等领域实现销售收入约3.8亿元,同比上升31%;数字发行业销售收入4.3亿元。
而传统书店也适时推出电子书网店,如“新华E店”、“辞海天下”、“云中书城”等。在刚刚落幕的上海书展上,新华书店力推其电子书网店和电子书阅读器,购置一本电子书一般在1元至5元不等,而在书展上购买阅读器则送100本电子书。
- 相关新闻:
- ·电子书仍以满足阅读需求为设计初衷 2011-09-09 14:14:28.0
- ·电子书阅读的喜与忧 2011-09-08 15:41:40.0
-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单月访问用户超5000万 2011-09-07 08:49:14.0
- ·手机阅读是谁的春天 2011-08-25 08:51:26.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