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投资热难掩商业模式“缺钙”
2012-05-29 09:05:07.0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编:王岑
- 摘要:
- 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投资热度不断递增。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上,文化产业与资本的对接成为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的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之一。
【CPP114】讯: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投资热度不断递增。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上,文化产业与资本的对接成为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的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之一。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各路PE对文化产业的投资非常活跃,各种文化产业基金的数量和规模迅速上升,然而,PE大佬亦坦言,在各个细分行业里,具备好的商业模式和成长性的文化创意企业仍是少数,潜在风险仍较大。
不缺钱但缺商业模式
有统计资料显示,从2000年至2011年,国家相继出台了100多部文化产业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法规、文件,实属罕见。今年以来,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分别出台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共识。
在这一背景下,政策嗅觉灵敏的PE们纷纷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清科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VC/PE对文化创意领域的投资稳步增长。2011年文化创意领域创下历年VC/PE投资的新高,投资案例共62起,投资金额达到8.4亿美元,同比增长94%,文化创意领域创业投资呈快速发展态势。
此外,文化产业基金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基金已超过120家,规模超过1400亿元。
表面上,创投大佬们看似霎时间一窝蜂往文化创意产业挤,实际上,真正能进入这些投资家“法眼”的文化企业寥寥无几。
从2007年至2011年VC/PE对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情况来看,文化创意行业的投资数量共计264个,排到了第9位,投资金额约30亿美元,排到了第14位,远远不及互联网、生物医药、金融等行业。相对而言, VC/PE对文化创意领域投资热度总体上仍居于中游水平。
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靳海涛直言,文化产业不缺资金,但缺商业模式。由于文化领域的特殊性,国内一些文化企业是从事业单位转成企业,市场化意识和商业模式创新不够。一些中小民营文化公司,体量小、竞争无序、缺乏品牌意识,导致跟风严重、内容同质化泛滥。如此一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空间受到了限制,这也就导致PE对其不“感冒”。
独特的商业模式是企业竞争的法宝。像美国的好莱坞、迪士尼,都拥有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而造就了其强大的品牌价值和盈利能力。此外,一些文化企业的掌门人很多都是文化人出身,商业意识并不强。靳海涛说:“成功的企业家应该是有艺术细胞的商人,反之,如果是有商人细胞的艺术家,那么企业发展壮大的可能性就比较低。”
另一个原因则来自于行业本身的风险。以有线电视行业为例,尽管用户群庞大,现金流稳定,增值服务前景广阔,但IPTV正在快速侵蚀传统有线电视的用户群,各省的有线电视网整合难度很大,且增值服务还缺乏成熟有效的商业模式。
泛文化投资成趋势
尽管中国的文化产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但各路PE大佬认为,文化产业的投资热度会继续稳步上升。那些具备好的商业模式、成长性高、政策限制少的领域和企业,将会是PE投资的侧重点。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各路PE对文化产业的投资非常活跃,各种文化产业基金的数量和规模迅速上升,然而,PE大佬亦坦言,在各个细分行业里,具备好的商业模式和成长性的文化创意企业仍是少数,潜在风险仍较大。
不缺钱但缺商业模式
有统计资料显示,从2000年至2011年,国家相继出台了100多部文化产业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法规、文件,实属罕见。今年以来,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分别出台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共识。
在这一背景下,政策嗅觉灵敏的PE们纷纷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清科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VC/PE对文化创意领域的投资稳步增长。2011年文化创意领域创下历年VC/PE投资的新高,投资案例共62起,投资金额达到8.4亿美元,同比增长94%,文化创意领域创业投资呈快速发展态势。
此外,文化产业基金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基金已超过120家,规模超过1400亿元。
表面上,创投大佬们看似霎时间一窝蜂往文化创意产业挤,实际上,真正能进入这些投资家“法眼”的文化企业寥寥无几。
从2007年至2011年VC/PE对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情况来看,文化创意行业的投资数量共计264个,排到了第9位,投资金额约30亿美元,排到了第14位,远远不及互联网、生物医药、金融等行业。相对而言, VC/PE对文化创意领域投资热度总体上仍居于中游水平。
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靳海涛直言,文化产业不缺资金,但缺商业模式。由于文化领域的特殊性,国内一些文化企业是从事业单位转成企业,市场化意识和商业模式创新不够。一些中小民营文化公司,体量小、竞争无序、缺乏品牌意识,导致跟风严重、内容同质化泛滥。如此一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空间受到了限制,这也就导致PE对其不“感冒”。
独特的商业模式是企业竞争的法宝。像美国的好莱坞、迪士尼,都拥有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而造就了其强大的品牌价值和盈利能力。此外,一些文化企业的掌门人很多都是文化人出身,商业意识并不强。靳海涛说:“成功的企业家应该是有艺术细胞的商人,反之,如果是有商人细胞的艺术家,那么企业发展壮大的可能性就比较低。”
另一个原因则来自于行业本身的风险。以有线电视行业为例,尽管用户群庞大,现金流稳定,增值服务前景广阔,但IPTV正在快速侵蚀传统有线电视的用户群,各省的有线电视网整合难度很大,且增值服务还缺乏成熟有效的商业模式。
泛文化投资成趋势
尽管中国的文化产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但各路PE大佬认为,文化产业的投资热度会继续稳步上升。那些具备好的商业模式、成长性高、政策限制少的领域和企业,将会是PE投资的侧重点。
- 相关新闻:
- ·中美学生开展虚拟文化交流 共享在线课程 2012-05-28 13:22:26.0
- ·企业文化冲突阻碍数字标牌进入零售业 2012-05-28 11:09:37.0
- ·上海召开落实新闻出版文化税收优惠政策工作会议 2012-05-28 09:31:35.0
-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深圳文博会签约额达48亿 2012-05-28 08:44:47.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