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李敬泽称纸媒不会消失:包含着一大套的文化记忆

2012-07-27 08:38:51.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编:王岑

摘要:
七月的西安,闷热中夹杂着些许微风。已下班了,我却还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等待李敬泽的来电。通过邮件联系好几次,每次他都非常客气,但从来都没办法守时守约接受采访。原因很简单,他太忙了。
  【CPP114】讯:七月的西安,闷热中夹杂着些许微风。已下班了,我却还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等待李敬泽的来电。通过邮件联系好几次,每次他都非常客气,但从来都没办法守时守约接受采访。原因很简单,他太忙了。
  
  已是傍晚七点半了,我忍不住发短信给他:李老师,看来今天您还是很忙,我只得明天一早再打扰您了,只是杂志出刊在即,不能再拖,实在抱歉。数分钟后他回短信:高杨实在对不起,突然出差,现在还在开会,明天,明天一定完成任务。
  
  ……
  
  挂上电话,已是凌晨一点,实在令我出乎意料,他竟是这样的健谈和风趣,并不因为我是一个文学的小辈而有任何轻慢。相反,他是耐心的,似乎每个跟文学有关的人都是他的朋友。谈到维护文学的公正性,他声音越来越高,显得焦躁,这焦躁,令我感慨。
  
  笨办法也许最能保存文明
  
  高杨:现在纸媒特别不景气,比如杂志、报纸,都很艰难。你觉得纸质杂志会不会被手机报、网络刊物等电子杂志取代?
  
  李敬泽:从大的趋势来讲,我相信以后的主流会是电子阅读。但不是说,以后纸媒就不存在了。人性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有麦当劳等很多更时髦的食品,但我们还是要吃羊肉泡馍。(笑)
  
  问题不仅在于口感和营养,这里头还包含着一大套的文化记忆和生活习惯。现在不是还有很多人在写毛笔字?你不能说这个就是无用的,情况不是那么直接和简单。
  
  高杨:看来你对纸媒的未来并不悲观。
  
  李敬泽:至少我不认为办杂志的人会没有饭吃,也许还有新的机会。在国外,杂志无数。我国香港那么一个城市,杂志上千种。就是因为杂志可以面对细分的小市场,比如钓鱼杂志,也会分为海钓杂志、河钓杂志等。反而像美国《读者文摘》、《新闻周刊》这样的大众刊物面临很大的危机。
  
  但如此细分之后,在传统的纸媒市场上,你很难抵达你的读者。比如你们陕西的《延河》办得很有特点,也许能让全国两万个读者喜欢。但作为纸媒,你要抵达你的两万个读者,这个难度和成本就很大。你忙活了半天花了很多钱,可能只找到了两万人中的十分之一。比起来,电子杂志可能就较为容易。
  
  高杨:二○○五年以来,就有很多人说“中国纸媒开始进入冬天啦”。二○一二年刚一开年,就又有人说“纸媒进入严冬啦”。近几年,体制内的文化事业单位又经历了体制改革。文学杂志、报纸副刊需要自谋出路,自己造血。而文学刊物的造血功能又很差。作为文学杂志的从业者,大家之前还觉得虽然清贫,但至少很安稳。2009年以后,文学杂志纷纷走出体制,压力突然变大。你觉得未来的文学刊物会是什么样子?
  
  李敬泽: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总的来说,期刊改革是一定要改的,具体到每个地方在改革过程中也有不同的考量。有的地方就把本地重点的文学期刊,划到了公益性事业单位当中,有的地方就改企。
  
  文学杂志的主编,就跟穷庙的方丈似的,为了生存四处化缘(大笑)。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平心而论,现有的杂志都承受着很多过去积累下来的问题,否则也不至于这么困难。
  
  现在正处在转型过程中,具体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就像《人民文学》杂志。我告诉我的同事们,你们不要怕,好好做你们的事情,钱不是你们考虑的问题,你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杂志做成全中国的NO.1。我还不信了,我办成最好的杂志,还拿不到钱(大笑)。所以说,这么多文学期刊,就有一个办出自己特点的问题,你的细分市场在哪儿?相比其他文学期刊,核心竞争力在哪儿?总是要给读者一个理由,不买别的,非要掏钱买你的杂志。在这方面,文学期刊下的功夫不够,资源和基础或许有异,但办刊的思路都是差不多的。
  
  话说回来了,文学杂志确实需要政府和民间的支持。也不是我干什么吆喝什么,而是从文化发展的格局来看,从文学在文化中的作用和特点来看,需要一定的支持。它和电影不一样,电影是大众市场,一定会充分地聚集资本,而文学,固然有大众市场的层面,但它也有细分市场的层面,没什么商业价值,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西方,绝大部分文学杂志也都是社会支持的,比如基金会、大学。就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论,各地的文学期刊应该是一个公共文化平台,是一个地方基本的文化设施。以前在接受《华商报》采访时,我也谈过这个问题。比如陕西,按人口和幅员,放在欧洲,就算是个大国了。西安居然容不下一份文学杂志?假设陕西没有《延河》,又会如何呢?也许就没有陈忠实,没有贾平凹,没有路遥。对于陕西,有些东西就会真的失去了。
  
  文学杂志是作家成长的重要平台
  
  高杨:其实你说的就是文学杂志和作家的关系。
  
  李敬泽:文学杂志和作家是有密切的关系的。尽管现在你可以凭借网络发表作品,网络上也冒出了不少人。但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现代还是当代,杂志都是作家成长的基本平台,这个功能至今也没有消失。
分享到: 下一篇:小微印企力量莫忽视 也是印刷业发展基石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