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制造将进入二十年的仿徨期
2012-11-09 10:34:07.0 来源:中国新时代 责编:王岑
- 摘要:
- 中国制造用了三十年,在规模上追上了美国,成就斐然。除了一些应该肯定和赞扬的因素之外,后发优势也是不容置疑的。
【CPP114】讯:中国制造用了三十年,在规模上追上了美国,成就斐然。除了一些应该肯定和赞扬的因素之外,后发优势也是不容置疑的。这就好像前边已经有人在市场经济这条路上,摸索了一百多年,我们在几十年徘徊之后急起直追,不久就赶上了前边的人。因为有比较多的参考借鉴,让我们前行的速度更快。不过,当我们越来越与先行国家齐头并进的时候,继续前行的速度就不会一直那么快了。一个少年儿童成长得快,到了青年就长得慢了,但不是不成长了,而是成长的形式更加复杂,更多在质量和内涵上。
上世纪哪些因素的发展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翻阅美国近代史,有这样一些大的直接因素构成了美国的强大,他们的综合叠加解释了为什么只有一个3亿多人口的国家仍然拥有遥遥领先的GDP:
1. 一百多年前开始石油和电力的大开发。那个时候,石油工业和发电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能源与新能源行业;
2. 一百多年前持续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钢铁大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美国人大规模推广了英国人发明的氧气炼钢技术,降低了钢铁冶炼成本,首次把钢材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建筑行业等城市化过程中;
3. 一百年前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汽车、家用电器等基础家庭用品的大规模发明和制造。这其中,以通用为代表的大规模流水生产方法使廉价耐用消费品产品流向千家万户;
4. 上世纪上半叶持续到现在的航空、航天、核能、军工、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创新产业的兴起;
5. 一百多年前在美国兴起并持续至今的支持所有行业发展的普遍的科学管理、工业工程、精益生产活动,提高了各行各业的劳动生产率;
6. 一百多年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自由金融资本对工业企业的服务、渗入和支持,加速了市场自然需要的各行各业企业和市场的自然协调发展;
7.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大量出现的企业利基化(聚集和差异化发展)趋势和大量的中小微专业化企业专注某一细分市场和产品,分散竞争目标,减少重复投资建设,减少均质化竞争,形成大量可以支持高利润、高员工收入的利基企业。
回顾过去的几十多年,中国在前三项的规模上都赶上了美国。可以看出,当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的时候,前三项满足了当时中国对最急缺的物质资源的基本需求。在“四人帮”垮台后,万里到安徽省担任省委书记,径直去农村微服私访,发现很多人家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大部分人家没有煤烧,房子也是漏的,交通和其他公共设施就更不用说了。在那种情况下,中国要急起直追,当然要先解决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的供给。而且,相对来说,在这些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国家意志和全民统一起来,联合作用,产生巨大效果。
不过,当中国在这些方面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一的时候,“中国定律”出现了:中国做什么,什么便宜;中国买什么,什么贵。因为中国一个国家,在这些领域中所占的份额太大了。当中国和全世界的老百姓都得到了足够多的初、中级的中国制造产品,再多生产、多采购,就会出现“中国定律”的效果。
比中国定律更让人担心的是资源和环境。不仅是西方人越来越担心和不满“中国胃”对自然资源的吞噬,中国人自己也越来越担心了。随着空气质量越来越恶化,全国各地传来越来越多的重金属污染造成健康危害,谁都希望中国今后的发展更加低碳环保。
上世纪哪些因素的发展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翻阅美国近代史,有这样一些大的直接因素构成了美国的强大,他们的综合叠加解释了为什么只有一个3亿多人口的国家仍然拥有遥遥领先的GDP:
1. 一百多年前开始石油和电力的大开发。那个时候,石油工业和发电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能源与新能源行业;
2. 一百多年前持续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钢铁大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美国人大规模推广了英国人发明的氧气炼钢技术,降低了钢铁冶炼成本,首次把钢材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建筑行业等城市化过程中;
3. 一百年前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汽车、家用电器等基础家庭用品的大规模发明和制造。这其中,以通用为代表的大规模流水生产方法使廉价耐用消费品产品流向千家万户;
4. 上世纪上半叶持续到现在的航空、航天、核能、军工、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创新产业的兴起;
5. 一百多年前在美国兴起并持续至今的支持所有行业发展的普遍的科学管理、工业工程、精益生产活动,提高了各行各业的劳动生产率;
6. 一百多年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自由金融资本对工业企业的服务、渗入和支持,加速了市场自然需要的各行各业企业和市场的自然协调发展;
7.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大量出现的企业利基化(聚集和差异化发展)趋势和大量的中小微专业化企业专注某一细分市场和产品,分散竞争目标,减少重复投资建设,减少均质化竞争,形成大量可以支持高利润、高员工收入的利基企业。
回顾过去的几十多年,中国在前三项的规模上都赶上了美国。可以看出,当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的时候,前三项满足了当时中国对最急缺的物质资源的基本需求。在“四人帮”垮台后,万里到安徽省担任省委书记,径直去农村微服私访,发现很多人家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大部分人家没有煤烧,房子也是漏的,交通和其他公共设施就更不用说了。在那种情况下,中国要急起直追,当然要先解决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的供给。而且,相对来说,在这些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国家意志和全民统一起来,联合作用,产生巨大效果。
不过,当中国在这些方面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一的时候,“中国定律”出现了:中国做什么,什么便宜;中国买什么,什么贵。因为中国一个国家,在这些领域中所占的份额太大了。当中国和全世界的老百姓都得到了足够多的初、中级的中国制造产品,再多生产、多采购,就会出现“中国定律”的效果。
比中国定律更让人担心的是资源和环境。不仅是西方人越来越担心和不满“中国胃”对自然资源的吞噬,中国人自己也越来越担心了。随着空气质量越来越恶化,全国各地传来越来越多的重金属污染造成健康危害,谁都希望中国今后的发展更加低碳环保。
- 相关新闻:
- ·解读中国造纸行业的“黄金十年” 2012-10-25 08:49:31.0
- ·食品和包装机械由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 2012-10-12 15:04:01.0
- ·警惕:我国制造业“空心化”风险增大 2012-10-10 08:48:13.0
- ·印刷业的“中国品牌”英美人未曾听说 2012-10-08 09:01:40.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