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关于批转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的通知
2013-03-28 09:09:25.0 来源:政府网站 责编:王岑
- 摘要:
-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CPP114】讯: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3年2月8日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文化强省建设,特制定《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着眼于2013年至2015年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展望到2020年,并将根据形势发展,适时进一步修订完善。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7196个,实现增加值367.13亿元,同比增长15.9%,高出同期生产总值增速3.7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年增长4.97%,高于全社会从业人员1.3%的增速。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发展,优势行业初步显现。全面完成出版、发行、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电视剧制作机构、国有文艺院团等领域的改革任务,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影视制作集团、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已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许昌瑞贝卡公司、郑州天人文化旅游公司、开封清明上河园公司、小樱桃动漫公司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发展。新闻出版、工艺美术、包装印刷等行业优势逐渐显现。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宋都古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健康发展,集聚效应、示范效应、带动效应日益显现,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中原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快速增长,各类文化合作交流活跃,中原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2010年我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仅占生产总值的1.6%,远低于全国2.75%的平均水平。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我省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等)和“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加值之比为34.8∶19∶46.2,新闻出版业、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过大,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高技术含量的新兴文化产业占比过小。文化产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各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差异化发展战略,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结构趋同、产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文化市场主体整体竞争力不强。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龙头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原创文化产品、高端文化品牌和文化精品力作严重缺乏。文化人才尤其是文化名家和领军人物匮乏,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有力的智力支撑。同时,体制机制不活、消费滞后、投入不足、新技术开发利用不够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制约着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总体上看,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大省、经济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指导意见》赋予中原经济区独有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使命,我省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立足于大文化的概念,立足于特色文化资源,注重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融合,形成文化发展的有机整体和驱动活力;注重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注重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注重文化产业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融合,使文化产业成为弘扬中原大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推动力。通过“两个立足”、“四个注重”,努力闯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文化强省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为目标,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壮大市场主体、提高原创能力,弘扬中原大文化,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产业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坚持创意引领和科技支撑,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融合发展,创造文化发展新优势;坚持开放合作,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文化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文化原创能力进一步提高,文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左右。培育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2—3家、超过10亿元的文化企业6—8家,上市公司2—3家。郑州市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左右,区域性文化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初见成效。
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原文化整体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郑州区域性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战略重点
(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按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原则,立足我省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重点发展数字传媒、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工艺美术五大产业,通过重点产业带动全省文化产业提速,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五大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3年2月8日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文化强省建设,特制定《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着眼于2013年至2015年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展望到2020年,并将根据形势发展,适时进一步修订完善。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7196个,实现增加值367.13亿元,同比增长15.9%,高出同期生产总值增速3.7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年增长4.97%,高于全社会从业人员1.3%的增速。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发展,优势行业初步显现。全面完成出版、发行、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电视剧制作机构、国有文艺院团等领域的改革任务,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影视制作集团、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已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许昌瑞贝卡公司、郑州天人文化旅游公司、开封清明上河园公司、小樱桃动漫公司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发展。新闻出版、工艺美术、包装印刷等行业优势逐渐显现。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宋都古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健康发展,集聚效应、示范效应、带动效应日益显现,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中原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快速增长,各类文化合作交流活跃,中原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2010年我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仅占生产总值的1.6%,远低于全国2.75%的平均水平。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我省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等)和“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加值之比为34.8∶19∶46.2,新闻出版业、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过大,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高技术含量的新兴文化产业占比过小。文化产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各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差异化发展战略,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结构趋同、产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文化市场主体整体竞争力不强。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龙头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原创文化产品、高端文化品牌和文化精品力作严重缺乏。文化人才尤其是文化名家和领军人物匮乏,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有力的智力支撑。同时,体制机制不活、消费滞后、投入不足、新技术开发利用不够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制约着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总体上看,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大省、经济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指导意见》赋予中原经济区独有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使命,我省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立足于大文化的概念,立足于特色文化资源,注重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融合,形成文化发展的有机整体和驱动活力;注重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注重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注重文化产业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融合,使文化产业成为弘扬中原大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推动力。通过“两个立足”、“四个注重”,努力闯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文化强省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为目标,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壮大市场主体、提高原创能力,弘扬中原大文化,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产业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坚持创意引领和科技支撑,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融合发展,创造文化发展新优势;坚持开放合作,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文化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文化原创能力进一步提高,文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左右。培育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2—3家、超过10亿元的文化企业6—8家,上市公司2—3家。郑州市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左右,区域性文化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初见成效。
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原文化整体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郑州区域性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战略重点
(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按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原则,立足我省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重点发展数字传媒、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工艺美术五大产业,通过重点产业带动全省文化产业提速,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五大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
- 相关新闻:
- ·细说我国版权产业发展七症结 2013-03-26 10:30:24.0
- ·??????????????????? 2013-03-26 09:05:12.0
- ·社科院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拐点 2013-03-26 08:38:39.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