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在绿色转型
2014-07-24 09:18:57.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齐晔 责编:刘晓燕
- 摘要:
- 从目前提出的产业转移项目以及相关专家的讨论中,似乎有一种倾向,把这一战略看成是京津冀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机遇。若果真如此定位,那么再高的经济增长也未必是百姓之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重点应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
京津冀绿色转型具有示范意义
文章分析,首先,实现京津冀地区的绿色转型将可以带动北方腹地的全面转型,为全国做出表率、提供经验。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板。绿色转型的核心标志是资源生产率大幅提高和环境污染大幅下降,解决目前发展中的两个“不相称”问题,造福人民,荫及子孙。
其次,绿色转型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必须构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比例,降低污染物排放,提升环境质量。更要转变全社会文明和发展的观念,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主流价值观的核心构成。在现阶段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第三,绿色转型呼唤区域协同治理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治理体系,通过行政区之间的竞争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创造经济发展的活力。这种竞争机制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各自为政、缺乏合作、资源的配置低效、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在竞争同时,更需要合作、协调和协同行动。绿色经济客观上要求促进公共利益、提高整体价值,需要不同主体,特别是行政区块之间从竞争走向合作,并进而走向协同。这正是中国目前经济社会治理体系众所缺乏的机制。大量事实和可信的理论表明,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自我组织、市场调节、和上级协调都可以产生有效的合作机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可以尝试创造激励区域协同共赢的治理机制,为中国新的发展阶段提供样板。
三个协同推进京津冀绿色转型
实现京津冀绿色转型需要顶层设计和协同行动。首先是区域协同,即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协同。把京津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到河北,固然可以缓解京津都市污染,并可以在近期内刺激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整个地区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未必得到缓解。这不是真正的区域协同,而是临时疏散。在绿色转型方面的区域协同要求发挥京津大都市人才、资金、技术、信息、设施和区位的优势,利用周边的空间、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带动整个地区提高经济产出,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这当然包括产业转移和承接,但前提是产业的技术升级。不仅促进企业之间的互利,同时保障区域整体的共赢。除了互利共赢,区域协同要特别强调对等和公平。对于在区域发展中占有优势的京津而言,协同不是恩赐、不是施舍,对于河北来说作用不是配合,更不是迁就。协同是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 相关新闻:
- ·节能减排如何“倒逼”绿色发展 2014-06-04 16:09:05.0
- ·国内印刷行业如何实现绿色转型? 2014-04-25 13:13:36.0
- ·2.7亿扶持印刷业绿色转型 43家印刷企业受益 2014-02-09 09:19:54.0
- ·张双儒:清洁生产是普及版 绿色印刷是升级版 2013-11-12 09:16:26.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