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创造奇迹 出版必须转型
2012-04-23 09:27:14.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编:陈培
- 摘要:
- 2010年,山西教育出版社与央视合作出版《公司的力量》,正式上市发行后一周即登上各大图书排行榜的前列,至今已七次印刷,发行逾30万册。在此,我并不是要推销这本图书,之所以提到它,源于本书给我们的诸多启示。
四、从盲目消耗到有效出版,实现产业发展的绿色转型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中包括两个关键词:“需要”与“限制”。一方面,要满足人类生存之需,另一方面要对“需要”所造成的对未来环境的危害加以限制。就出版业来讲,此“需要”指产业发展的需要,“限制”则指对于支持发展的资源、环境所构成的浪费或破坏的限制。这里需特别指出的是,出版所指向的“资源”除了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还有无形的精神、文化资源,所指向的“环境”除显在的自然环境,还有潜在的人文环境,未来出版产业发展需要的能力一旦被突破,将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更主要的是对构成人文环境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产生直接影响。
作为内容产业,出版生产主要依赖的资源是文化资源,生产的过程就是借助于开发,使文化资源所包含的价值被社会认识和了解的过程。此外,出版产品的生产还同时消耗其他物质资源,如纸张、油墨等。出版的可持续首先是对文化资源的“需要”和“限制”,即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出版经营者须充分考虑文化资源的承载力和文化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这不仅包括对有形文化资源的保护,还指对文化所蕴藉的内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正确挖掘,有效避免“伪文化”的泛滥所导致的文化资源的廉价侵蚀和肤浅损害,还原文化本身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其次,才是对物质资源的“需要”和“限制”。因此,绿色出版蕴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人文环境的妥善维护,二是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由于维护文化生态是其核心环节,所以,绿色内容是绿色出版的主体,出版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走绿色出版之路。
当前,我国传统出版业依旧是品种数量上的繁荣,而“繁荣”的背后是每年大量积压的图书,有的甚至直接从印刷厂转至造纸厂,“一排排大树倒在库房里”。无效出版不仅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使出版企业付出高额成本,更使文化生态遭到损害,使出版屡遭诟病,成为众多限制性政策出台的导火索。因此,推行绿色转型必要而紧迫。
从国际上看,绿色转型成功而有效的做法即内容创新。世界上任何一个保持霸主地位的出版公司,无一不具有持续而强大的创新能力,无一不拥有某一领域的专业优势和品牌。在出版全球化浪潮中,产品可复制,技术可引进,创新能力和品牌却无法拷贝。因此,走出“重扩张、轻管理,重规模、轻效率”的误区,树立“资源约束、资源优化”的新出版理念,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应成为我国出版产业谋划绿色转型的战略基点。而这一转型的实现,不仅是适应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的发展需求,更是出版事业繁荣、产业永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 相关新闻:
- ·东莞查获非法印刷出版物4459份 2012-04-05 09:23:01.0
- ·印刷出版:报纸的去纸化转型 2012-04-05 08:55:22.0
- ·9名大学生手绘哈尔滨省首张高校“绿地图”印刷出版 2012-04-05 08:36:00.0
- ·中国地图印刷出版基地顺利封顶 2012-04-01 10:44:57.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